•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特别报道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创业板·中小板
  • 12:地产投资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路演回放
  • A4:市场·机构
  • A5:市场·动向
  • A6:市场·资金
  • A7:市场·期货
  • A8:市场·观察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B97:信息披露
  • B98:信息披露
  • B99:信息披露
  • B100:信息披露
  • B101:信息披露
  • B102:信息披露
  • B103:信息披露
  • B104:信息披露
  • B105:信息披露
  • B106:信息披露
  • B107:信息披露
  • B108:信息披露
  • B109:信息披露
  • B110:信息披露
  • B111:信息披露
  • B112:信息披露
  • B113:信息披露
  • B114:信息披露
  • B115:信息披露
  • B116:信息披露
  • 节能减排定方案 资源环境税费改革或加快
  • 默多克就“窃听门”出席听证会
  • 异常申购QFII中国基金——海外资金看好A股?
  • 今日关注
  • 华夏集体唱多A股 王亚伟重仓股抛弃银行
  • 房价“三误”
  •  
    2011年7月20日   按日期查找
    1版:头版 下一版
     
     
     
       | 1版:头版
    节能减排定方案 资源环境税费改革或加快
    默多克就“窃听门”出席听证会
    异常申购QFII中国基金——海外资金看好A股?
    今日关注
    华夏集体唱多A股 王亚伟重仓股抛弃银行
    房价“三误”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房价“三误”
    2011-07-2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亚夫

      房价问题说烂了。

      由于谈房价的人动机不同、诉求不同、利害关系不同,所以这个问题现在是越说越玄乎,越说越让人找不着北。

      比如,6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刚刚公布,立刻引起一阵喧哗。有人说,现在二三线城市已经取代一线城市,房价正领涨全国。

      有人说,二三线城市目前面临着双重压力:一是本地投资人压力,二是限购城市转移投资人压力。因此,对二三线城市也要采取限购措施。

      凡此种种,五花八门。

      这些信息,到底想告诉人们什么呢?是房价要涨,还是要跌,或者要分地区轮涨?总之,这些信息都不是什么舒心的事。

      尤其当房价早已脱离工薪阶层的支付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此类信息越多,越让人添堵。其结果必然会造成“三误”,误人、误地、误国。

      所谓误人,当然是指对老百姓的误导。如果你预期房价要涨,你又很想买房子,那么你很可能会陷入“买”与“不买”的困惑中。

      买了,很可能会成为二十年以上的“房奴”,天天给银行打长工,从此套牢;不买,又好像要错过吉时良辰,以后会付出更大代价,心有不甘。

      当你花上几代人的储蓄去买一套房子时,当你的买房行为成为生活中很大一部分不安定因素时,你的幸福指数就难看了。

      所谓误地,是指对一个地区的误导。一般来说,房价的上涨,和一个地区的人流有关。如果经济发展了,生意红火了,人流进来了,房价就有可能上涨。

      像深圳,原先是个小渔村,后来搞特区,工贸发达,人口流入,房价就上去了。现在有些二三线城市也想走这条路,但有没有条件呢?是个问题。

      如果没有条件形成超级城市,房价又在疯涨,将会造成本地区生产成本与生活成本飙升,出现区域早衰问题,后果非常严重。

      所谓误国,是指对国家经济的误导。本来,房价上涨应该不高于居民收入的增加速度,不高于经济发展的速度,这样才能可长可久。

      但是前两年,一些地方的房子是一月一价,甚至一周一价,不过几年,房价就涨了好几倍,甚至十几倍。房子成了少数人牟取暴利的工具。

      这就完全破坏了市场秩序、价格秩序,最终变成了通货膨胀的风向标,变成了国民经济的大麻烦,变成了经济发展的阻力,需要花很大精力来治理。

      因此,对于这“三误”问题,决不能掉以轻心。要根据各地情况,采取不同措施,从早从快加以治理。唯有这样,才能防患未然,避免经济出现大波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