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安
近些年来,尽管各种产业振兴和鼓励性政策层出不穷,但第三产业的发展却出现了相对滞后甚至倒退的势头。毫无疑问,这是给经济失衡亮起的一盏“红灯”。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看,今年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86581亿元,增长9.2%。这个增长速度不仅低于第二产业11%的增速,甚至低于GDP9.6%的增速。更让人感到不安的是,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慢于第二产业和GDP增速的情况并非一日。
从改革开放以来的1978年至2010年的33年间,第三产业有17年即超过一半的时间里增速要慢于第二产业增速,有差不多四分之一的时间要慢于GDP的增速。由于第三产业发展相对缓慢,其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近年来也呈现出相对下降的态势。
首先,第三产业增速相对滞后会影响就业结构的调整。2006年,有25.2%的劳动者在第二产业就业,32.2%的劳动者在第三产业就业。到了2009年,在第二产业就业的劳动者提高了2.6个百分点,而在第三产业就业的劳动者仅提高了1.9个百分点。
其次,第三产业相对滞后还制约了服务贸易的发展。目前,中国服务贸易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世界排名也从2000年的第12位上升到2010年的第4位。但迄今进出口总额尚不足4000亿美元,而且与世界发达国家差距甚大。比如在世界前3位服务贸易大国中,服务贸易在本国贸易总额中的占比分别是21%、17%和28%。而中国仅占10.9%,还不到世界的平均水平。
此外,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与投资结构失衡有直接关系。数据显示,2001年,固定资产投资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为71%,但十年后的2010年,对第三产业投资的比重仅为49%,大幅下降了22个百分点。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第二产业的投资比重却从26%上升到36%,上升了差不多10个百分点。而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统计,今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6%,其中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7.1%,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4.7%,对第三产业的投资分别要比前两者低0.9个百分点和2.4个百分点。这种趋势显然与我们长期提倡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口号明显相违背。
除了投资不足外,第一、二产业生产方式落后也是导致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根据产业经济学中的配第-克拉克定理的观点,在一个大国中,产业结构演变将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并最终将占据主导地位。
但这种产业结构转变的前提有两个:一是产业内部的劳动生产率状况,二是各个产业的人均工资水平,这两者决定了生产要素在各个产业间的自由流动和重新配置。很显然,我国第一、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依然比较低下,束缚了更多的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
比如目前我国的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尚不到50%,农业靠天吃饭的格局依然未变,有效的灌溉面积仅占总耕地面积的46%,农业科技的贡献率只有51%。再以制造业为例,有研究表明,中国目前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4.38%、日本的4.37%和德国的5.56%。如此低下的劳动生产率,只有靠大量投入劳动力数量加以弥补。
市场体制的不完善则是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的制度性根源。在我国服务市场的诸多领域中,存在着大量的竞争不充分情况,特别是在金融服务、电信服务等方面,极大地限制了服务业的扩充空间。
从以上分析可见,中国的第三产业发展正经历着一个相对的低潮时期,而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意味着结构调整的任务远未完成。要想使第三产业真正获得大发展,首先必须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投资力度,使第三产业不会因“缺血”而停滞发展;其次要进一步提高第一、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为更多的劳动力转移到第三产业准备条件。最后要不断完善市场竞争体制,打破阻碍第三产业发展的各种制度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