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能源前沿
  • 11:产业纵深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资金·期货
  • A6:信息披露
  • A7:信息披露
  • A8:市场·观察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T1:汽车封面
  • T2:汽车公司
  • T3:汽车热点
  • T4:汽车动态
  • T5:钱沿封面
  • T6:钱沿视点
  • T7:钱沿聚焦
  • T8:钱沿广角
  • 金本位“复辟”难成气候
  • 美国债务上限挑战全球信用底线
  • “藏汇于民”的障碍
    到底在哪里
  • 美国国债的折现率
  • 原来“减排”只是个幌子
  • 力促先进制造业与生产者服务业加快融合
  •  
    2011年7月28日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观点·专栏
    金本位“复辟”难成气候
    美国债务上限挑战全球信用底线
    “藏汇于民”的障碍
    到底在哪里
    美国国债的折现率
    原来“减排”只是个幌子
    力促先进制造业与生产者服务业加快融合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藏汇于民”的障碍
    到底在哪里
    2011-07-2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周子勋

      ⊙周子勋

      

      对于市场上有关“可否分给民众或者是剥离一部分外汇储备成立主权养老基金” 的热议,国家外汇管理局前天回应称,若免费使用外汇储备,性质上相当于央行随意印钞票,无节制地扩大货币发行,会造成通胀等严重后果。同时表示,目前“藏汇于民”的障碍不在于政策,而在于涉汇主体的持汇意愿。

      在短短5年半,我国外汇储备由8188.72亿美元猛增至31974.91亿美元,增长了290%,不论是政府还是社会各界,理所当然都对其未来的走向予以极大关注。而由此引发的问题是,各种利益集团的利益争夺,这就是巨额外汇储备争议的根源所在。因此,要解决问题,仅靠一些部门和监管机构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须通过制度安排才有可能找到解决之道。

      首先必须弄清楚我国的外汇储备的持有情况。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分别由财政部和央行持有,其中央行占据了绝大部分。可见,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实质是央行的外汇资产,而非严格意义上的国家外汇储备,无偿分给全体国民行不通。从某种程度上说,目前的这种状况其实是替代了政府购买和出售外汇的职权,是不正常的。只有将这些属于财政范围的职权剥离出来,才可能缓解压力。

      在明确储备的真实持有情况和到底谁有权处理的情况下,外汇资产并不难处理。难就难在,这么一笔财富要怎么使用才最有利于社会和国家的经济发展。还有,如何解决央行外汇储备资产持续增长过多的问题。这需要通过剥离目前央行行使的结售汇职能,改变目前的结售汇体制。   

      外管局宣称,由于人民币存在升值预期、国内外汇差利差等因素,目前,企业和个人结汇意愿较为强烈,普遍不愿意持有和保留外汇。实际上,问题的症结恰恰在于目前的结售汇体制,正是由于我国实施的强制结售汇制度,使得所有的外汇资金都以央行发行基础货币的形式集中于央行。央行通过结售汇制度获得了这些外资,并且以资产负债的形式保留。不过要注意的是,由于我国的外贸进出口结构特点以及央行的这一职能,央行不仅在规模上已成是全世界最大,而且增大趋势还将持续。但规模庞大的资产负债给央行造成了巨大压力,通过投放基础货币来吸收外汇,不仅需要巨大的成本,而且对于理顺国内宏观政策也很不利。

      虽然央行通过外汇结算完成了这一交易,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实际上央行是补贴了企业,也就是说大量的进出口企业获得了这个补贴。与此相反,在这一过程中,数以亿计的低端劳动力本应该获得的利益却没有保障。因此,问题的实质是,在这个交易中,最需要补偿的民众利益被这一机制转移到了企业。显然,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得改变结售汇制度,让有条件的企业和个人能够自由获得外汇资源。

      实际上,近来关于如何使用巨额外汇储备早已有了不同方案,阻力较小的当属于2007年所采取的方案,即通过财政部发行15500亿特别国债,购买央行外汇储备成立中投公司。经过几年的投资经历,中投公司的金融总量在全球市场上已罕见可匹敌者。15500亿元特别国债和从汇金注资到五大行里的外汇储备资金,看似都获得了不错的收益。

      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全球各国对于成立主权投资基金已经全面收紧了门槛,具有投资价值的项目和行业都对主权基金避而远之。因此,将一部分外汇储备以政府转移支付的形式进一步完善国内居民的社会保障等,其实并不难。

      可见,当前针对巨额外汇储备的诸多争论,说到底都不是想解决外汇储备增长过快或如何避免贬值的风险的问题,而是不想放弃管制外汇的权利。

      (作者系媒体人,财经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