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价值
  • 11:信息披露
  • 12:产业纵深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外汇局:外储增长并非通胀主要“推手”
  • 白电产业综合领先发展推动长虹跨越式增长
  • 各方热议
    如何管理好巨额外储
  •  
    2011年7月29日   按日期查找
    2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焦点
    外汇局:外储增长并非通胀主要“推手”
    白电产业综合领先发展推动长虹跨越式增长
    各方热议
    如何管理好巨额外储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各方热议
    如何管理好巨额外储
    2011-07-2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陈俊岭 ○编辑 衡道庆

      ⊙记者 陈俊岭 ○编辑 衡道庆

      

      近期,美国关于债务上限问题的谈判陷入僵局,导致市场关于其债务违约的担忧有所升温,也再次将我国的巨额外汇储备推上风口浪尖。中国作为美国最大的单一债务持有国,所持有的美国债务的安全性如何?面对规模日益庞大的国家外汇储备,应如何加强和改善相关的管理工作?这些问题引起各方关注。

      

      美国债务违约可能性较小

      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外汇储备达到31974.91亿美元。而在其中,目前中国至少持有1.16万亿美元美国国债,占美国公共债务14.34万亿美元的12%左右,是美国最大的单一债务持有国。

      一旦美国发生债务违约,中国必将遭受一定损失。不过,目前市场分析人士普遍认为,美国发生债务违约的可能性不大。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认为,即使美国出现债务违约问题,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影响也更多是心理层面的。

      此前,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夏斌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美国债务评级下调的可能性,短期内不会对中国外汇储备构成多大风险。

      一般而言,国债收益率常被视为国债违约风险的风向标,而目前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27日收报2.96%,远低于十年来4%的均值水平,这说明市场认为美国发生债务违约的可能性不大。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美国国债依然是全球最稳定、风险最小的债券,并且也只有美国国债市场才能吸收中国快速增加的外汇储备。不过,如果美国发生债务违约,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并不是外汇储备损失,而是由此带来的美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二次衰退风险,届时中国经济可能难以独善其身。

      

      如何管理好巨额外汇储备

      不可否认,外汇储备增加对于增强我国对外支付能力、提升我国国际地位具有积极意义,但外汇储备增长过快和规模过大,也给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带来了一定挑战。应如何科学管理日渐膨胀的外汇储备,也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对此,外汇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外汇储备的性质决定其要按照安全、流动、增值的原则进行经营管理。为保障外汇储备资产的安全性,发挥其在成熟投资市场大规模经营的比较优势,外汇储备经营坚持以自主经营为主。同时,外汇储备一直通过各种有效形式拓宽投资渠道,其中包括委托经营。

      夏斌认为,为对冲美元可能长期贬值的风险,中国仍应加快外汇储备多元化以,如成立国家海外投资委员会,减少纯金融资产的运营比例。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博士阎小娜称,在购买外国国债方面,增量部分应尽可能调整债券中不同币种的比例,如增持欧元国债,或在日元升值的情况下扩大对日元国债的持有量,而在存量部分,则需要在持有的美国国债中进行长短期的调整。

      事实上,我国已在外储中增加了更多的日本公债及其他非美元资产,但由于没有明显的替代选择,美元仍将发挥全球主要储备货币的作用。

      此外,有专家建议,在拓宽外汇储备使用渠道方面,还可以通过有偿援助的方式释放外汇储备规模过于庞大、增长速度过快的压力。但解决外汇储备困局的根本出路仍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内需,从而减少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