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价值
  • 11:信息披露
  • 12:产业纵深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外汇局:外储增长并非通胀主要“推手”
  • 白电产业综合领先发展推动长虹跨越式增长
  • 各方热议
    如何管理好巨额外储
  •  
    2011年7月29日   按日期查找
    2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焦点
    外汇局:外储增长并非通胀主要“推手”
    白电产业综合领先发展推动长虹跨越式增长
    各方热议
    如何管理好巨额外储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白电产业综合领先发展推动长虹跨越式增长
    2011-07-2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田立民

      田立民

      

      白电对长虹的重要性在于,改变了市场一直把四川长虹仅仅视为中国家电业内最具价值和影响力的黑电产业巨头的单一形象,鉴于2010年空调和冰箱等白电产业所占四川长虹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已接近19%,表明白电业务已经成长为对长虹销售收入贡献仅次于彩电的第二大业务,也是长虹最重要的核心业务之一,目前四川长虹已经成为国内“黑电+白电”并举的家电产业巨头之一。鉴于白电行业的利润率相对稳定,未来三年白电产业如何实现其价值与规模的双增长,对长虹实现“千亿长虹”目标影响重大。

      从长虹目前制定的未来三年白电产业发展规划来看,2010年,长虹旗下美菱电器和华意压缩的营业收入已分别达到82.27亿元和46.2亿元。在2010年营业收入增长基础上,计划用三年时间通过继续扩大规模、整合产业链资源和强化协同等方式来做优做强白电产业,加快和提升白电产业的综合竞争力,使白电产业的销售收入在2013年实现翻番,净利润增长约20-30%。其中,冰箱销量翻番,并突破1000万台,进入国内综合品牌前三名;冰箱压缩机销量突破3000万台,成为全球第一。

      所以,未来白电产业的快速发展,将对长虹优化利润增长结构和稳步提升利润增长形成积极的影响。

      

      技术与管理创新奠定长虹白电产业价值增长基础

      

      那么,长虹将如何保障白电产业的发展规划目标?或者说,长虹在做大做强白电产业方面具有哪些独特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从目前看,支撑长虹做大做强白电产业的独特竞争优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目前长虹已形成了“压缩机+整机”的垂直整合产业布局,进一步增强和提升了长虹在国内白电产业内独一无二的全产业链竞争优势。

      通过美菱电器和华意压缩,长虹构建了“冰箱+压缩机”的完整产业链,掌控了上游核心部件,也极大地丰富与完善了冰箱的产业价值链,使冰箱行业上下游产业链的布局更为合理,制造成本大幅降低,资源供应保证更加完善。另外,通过实施订制开发模式,也大大提升了长虹的核心竞争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扩大了长虹、美菱和华意的白电产业规模及其影响力。

      第二,作为国内制冷行业的领先企业,美菱电器和华意压缩经过长年积累确立了技术领先的竞争优势,掌握了制冷行业的大量核心技术,特别是智能冰箱的核心器件——智能变频压缩机的研发制造,并在各自行业内形成了较强技术竞争优势,发挥这些核心技术能力,就能提供更环保、更节能和更高效的产品,这些技术保障为长虹的价值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由此,长虹也成为唯一一家在黑电和白电领域同时拥有或掌握产业上游关键技术与资源的家电企业,使长虹白电产业更具长期的发展潜力。

      第三,通过管理创新,加强长虹与美菱电器和华意压缩之间在品牌、渠道、供应链、技术、服务和信息化等方面的全面协同——在保持各自原有竞争优势的同时,充分聚合和发挥“1+1>2”的整体优势;在进一步提升美菱和华意在规模增长、盈利能力与竞争力提升的同时,也将有助于促进长虹白电产业的快速发展。

      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自2005年长虹入主美菱电器和2007年入主华意压缩后,美菱电器和华意压缩均驶入了高速发展轨道。数据显示,美菱电器的主营收入从2005年的20.22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82.27亿元,5年增长了4倍,净利润也从2005年的665.89万元增长到2010年的3.26亿元,增长约50倍!另外,华意压缩的主营收入从 2007年的26.6亿大幅增长到2010年的46.2亿,净利润则由2007年的790万元跃至1907万元,增长了2倍多,产销量从2007年的1200余万台增长到2010年的2093万台,增长近80%。可见,美菱电器和华意压缩的增长速度要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而美菱电器与华意压缩的快速增长,也推动长虹的规模增长及盈利能力的稳定与提升。

      还有,在当前长虹推进和实施智能战略的大背景下,特别是在智能终端生态链上,长虹通过对公司内部研发、渠道、产品、服务和品牌等方面内部资源进行整合,实现长虹、美菱与华意之间的彼此相互协同和相互支持,生产出包括智能冰箱、智能空调和智能压缩机等智能终端家电产品。这样,不仅可以为长虹带来规模经济效益,也可以给消费者提供可依赖的消费保障。由此,又构成了长虹白电产业较强的综合竞争实力。

      上述这些独特的比较竞争优势,为长虹白电产业实现价值增长奠定了扎实基础。这是因为,“压缩机+整机”的垂直整合产业布局、全产业链的竞争优势及拥有白电产业的核心技术与关键核心器件,不仅为长虹白电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和独具竞争力的比较优势和可持续增长的技术保障,而且强化了长虹的差异化竞争优势;管理创新及趋于构建新的商业模式,也为长虹在智能终端生态生产链上寻求到了差异化的竞争优势。由此,也为长虹白电产业的价值发展——可持续发展综合竞争能力与盈利能力提升提供了基础保障。

      

      采取六大举措实现白电产业跨越式增长

      

      正是依托长虹白电产业的现有竞争优势,长虹适时提出了三至五年的白电产业发展规划:首先是冰箱压缩机三年内要做到全球最大、五年内做到全球最强;其次是三年内冰箱要做到国内单品牌排名前三。未来三年(2011至2013年),白电产业销售收入实现翻番,销售收入所占四川长虹主营业务收入比重约为20%。

      在确定了“千亿长虹”(2011至2013年)的奋斗目标及2015年的白电产业发展目标后,长虹会采取哪些举措来实现这一目标呢。具体而言,是通过采取 “三个创新与三化”措施来落实和实施白电产业的这些预期发展规划目标。在此,所谓“三个创新”分别指“技术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所谓“三化”分别指“差异化、国际化和立体化”。

      第一,技术创新。加大投入,提升能力,打造核心竞争力。在产品创新、研发管理、核心技术能力培养和技术研发投入等方面加大力度,一方面,深度开展基础技术与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加快技术升级;另一方面,导入并实施先进的研发管理模式,形成技术能力提升的系统方法;第三方面,实施人才工程,吸引国内外高端人才落户,适时在国内一线城市或海外建立研发机构,构筑研发平台。

      第二,机制创新。通过做到清晰的授权管理和分权体系的建立,构建长虹总部财务管控、集团战略管控、子公司经营管控的三级管理架构,建立分级授权、实用高效的分权管理体系;在企业内部确立业绩导向化,只要员工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就将得到相应的回报;要做到激励到位,建立价值创造分享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级员工的积极性,将择机在美菱和华意实施股权激励。

      第三,管理创新。通过建立和发挥长虹旗下白电企业在研发、制造、销售、管理和人才等方面的协同效应,充分聚合和发挥长虹白电产业“1+1>2”的整体优势。另外,通过管理创新来推进企业内部的价值创造工程。也就是说,为了提高企业的销售收入和经营利润,管理人员和所有员工都必须落实和完成企业给自己下达的指标,要为价值创造尽一份力。这样,合力创造企业价值的结果必然可以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第四,差异化。试图通过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来提升长虹白电的市场占有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通过基于核心和专有技术、不断提升成本和质量控制能力等差异化工作,通过不断推出差异化产品,提供差异化服务,来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最终才能达到提升市场占有率目标。

      第五,国际化。就是要加强海外市场的开发和建设,让长虹的白电产业逐步走向国际化。为此,一是加大自主品牌的推广,加大产品的规划能力与市场针对性,并充分加强与大股东长虹的市场协同,特别是在长虹已经有一定影响力和渠道的欧洲主流市场、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区域;二是利用中国制造优势,扩大产品与研发能力优势,寻求发达国家制造转移的OEM合作,扩大ODM合作;三是完善全球产业布局,依托欧洲市场的影响力,加快日本、大洋洲、东南亚、美洲等市场的扩展,逐步完善全球产业布局;四是资本走出去,适时建设或者收购出口制造基地,规避汇率风险和海运费风险。

      第六,立体化。未来白电产业的快速发展,长虹会采取内生性增长与外延式扩张并举对发展策略,特别是强调兼并重组是推动长虹白电产业快速发展的强劲动力之一。在合适的时机,可以通过收购兼并、合资合作等方式实施资产重组来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能力,拓展业务,降低成本,扩大市场份额,强化规模优势。所以,产品经营与资本经营相互结合,将推动长虹白电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

      正是制定和采取推进白电产业发展的六大举措,发挥白电产业“扩大规模和高效协同”的整体效应,以期实现白电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实现“千亿长虹”目标的重大贡献,也让我们看到了长虹大力推动白电产业快速发展的决心与信心。

      就目前长虹旗下美菱电器和华意压缩的白电业务而言,冰箱业务在2010年主营业务收入为59.69亿元,增长28.08%,毛利率为28. 98%;空调业务主营业务收入为16.29亿元,增长17.49%,毛利率为8.8%;洗衣机的主营业务收入为6909万元,毛利率为23.31%;压缩机业务主营业务收入41亿元,增长40.79%,毛利率为12.50%。其中,美菱电器销量处于行业第三位,在一、二级市场的销量累计占有率达10.83%,在家电下乡市场的销量累计占有率为9.47%。华意压缩的压缩机市场占有率逾20%,目前位居国内行业第一位。

      需要指出的是,未来国内白电产业销售收入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有研究认为,特别是空调和冰箱仍将保持较快增长。抓住未来白电市场较快增长的有利发展机遇,制订出未来三至五年明确的发展目标,如“千亿长虹”的规划目标,再整合自身的竞争优势及采取必要的推进措施,长虹靠目前白电产业所具有的内生性增长能力,完全可以实现“千亿长虹”规划中对白电产业所规定的销售收入增长目标——2013年白电产业销售收入要比2010年实现翻番。如果长虹未来还打算采取资本经营手段来寻求白电产业发展的话,那都是“锦上添花”的事情,即意味着资本经营将可能推动未来白电产业会以更快的增速发展。由此,长虹也有望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世界级白电集团。

      另外,也值得关注的是,除了广东长虹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和长虹东元精密设备有限公司外,四川长虹控股了美菱电器和华意压缩两家上市公司。鉴于白电产业盈利增长的稳定性和成长性,白电产业的营业收入及经营业绩的稳定增长一直为市场所看好,并对上市公司四川长虹及长虹集团未来业绩增长影响突出。

      可以说,白电产业的快速发展对长虹加快跨越式发展、实现“千亿长虹”至关重要。(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