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新闻
  • 4:观点·专栏
  • 5:路演回放
  • 6:公司
  • 7:市场
  • 8:路演回放
  • 9:市场趋势
  • 10:开市大吉
  • 11: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2:公司巡礼
  • 13:圆桌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焦点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市场
  • A7:基金·私募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专访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专版
  • A16:基金·人物
  • 清盘、下跌、并购、稳守——7月市场混沌 阳光私募遭遇极大考验
  •  
    2011年8月1日   按日期查找
    A7版:基金·私募 上一版  下一版
     
     
     
       | A7版:基金·私募
    清盘、下跌、并购、稳守——7月市场混沌 阳光私募遭遇极大考验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清盘、下跌、并购、稳守——7月市场混沌 阳光私募遭遇极大考验
    2011-08-0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鸿文

      在过去A股市场常有“红7月”之说,不过这个说法在2011年成为一种“反语”。今年7月对于整个私募行业来说是一种考验。惨淡经营多年的个别中小私募开始退出,大型私募进入稳步放手阶段,行业业绩整体下降,小步骤的整合悄然开始,这是又一次调整,还是一次大规模“大浪淘沙”的开始?

      ⊙本报记者 鸿文

      □ 清盘现象悄然增多

      7月22日前后,山东信托先后发布两份公告,宣布旗下部分信托产品予以终止处置。这成为近几个月内业内请盘的第五例。

      据悉,其中之一产品名为“山东信托·盈融达”,该产品正式终止日期为2011年7月20日,根据山东信托发布的公告称,盈融达投资(北京)有限公司是出于自身实际需要及对未来投资的安排,申请提前终止该只信托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山东信托·盈融达”是一只结构化产品,成立于2009年8月26日,截至2011年7月15日,该信托资金规模为金额7500万元,信托单位5252.836511万份。其中优先信托单位3501.89万份,一般信托单位1750.9万份;分配时信托单位5253万份。该信托产品净值为1.4907元,基金经理为曹湘军。

      此前有报道称,盈融达公司相关人士表示,主动终止“山东信托·盈融达”信托计划并非看空后市,而是因为公司调整旗下信托产品结构,准备将结构化产品逐步清盘,专心非结构化产品的管理。

      但毫无疑问的是,目前市场的下跌必然导致的结构性产品面临非常大的“止损”和“清盘”压力,比如“山东信托·盈融达”的资金配比达到1:2,对于实际操作来说,意味着3倍的杠杆放大效应,短期压力非常之大。

      另外,山东信托7月25日还发布了另一个公告,公告称依照委托人代表深圳众禄投资顾问有限公司书面提交的《关于提前终止“山东信托·梦想二号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的申请》,山东信托决定于2011年8月18日正式终止该信托计划。

      “山东信托·梦想二号”同样是一只结构化阳光私募,截至2011年7月8日,净值为1.089元。

      之前,更加令人感到吃惊的是,6月中,对外经贸信托发布了信托计划提前结束的公告。公告称,5月20日,新泉1期单位净值为0.8499元,触及0.85元的平仓线,根据信托文件约定,该信托计划于5月20日提前结束。这意味着新泉1期实际上被信托公司“强制清盘”。

      而新泉投资实际上是市场上一条“潜行的大鳄”,远非此前一些报道中提及的那么默默无闻。据接近该公司的人士称,其主要管理人来自于业内的大型券商等机构,资金则有内陆省份大型国企的背景,该公司从事阳光私募行业非常之早,和上海本地的信托机构也多有合作。

      但无论是怎样,这个身份无法阻挡一个“结构性产品”被清算的命运。根据资料显示,新泉1期成立于2010年5月25日,截至2011年5月20日清盘,产品净值为0.8499元,产品投资顾问为上海新泉投资有限公司。

      一些业内人士推测,根据该产品线0.85元的止损线表示该信托计划的出资比例是1∶2。“以结构化产品1.5亿元的平均规模估算,新泉1期的清盘给投资顾问新泉投资带来的亏损或达5000万元。”

      市场的下跌导致融资者因为“杠杆放大”而被清盘,这个本不是新鲜事,但今年出现诸多公告清盘的产品,显然表明,今年以来行情的巨大的波动性导致了目前市场内“杠杆融资”者的空前压力。

      □ 偏股信托业绩不理想

      除了有结构性产品的业绩不佳导致清盘外,主动投资的非结构产品今年的业绩压力也比较大。来自第三方的统计数据显示,从6月30日到7月30日间公告的阳光私募非结构性产品的平均业绩约为-0.2%(跑输大市),今年以来相对收益率为-3%左右,绝对亏损率超过5%,并不令人满意。

      数据显示,2011年6月~7月,最近一个月有突出盈利的公司仅有3家,分别为呈瑞1期、泽熙4期和执耳医药行业三个产品,且3个产品的净值截止日均为月初,7月末的数据表现还很难说。

      其后,保持一定相对收益(部分绝对业绩依然有亏损的)业绩出色的信托品种包括国贸盛乾(基金经理为余雄),星石投资下的星石1~22期(基金经理为江晖),泽熙2期等。

      此外,包括外贸德源安1期(许良胜),明达资产下属的1期、2期、4期等产品(刘明达),中风投一号(谢清海),呈瑞2期,尚雅旗下的诸期产品(基金经理为石波、常昊)以及同威增值1期、神农1期等也相对较好。

      而表现较差的产品也比较明显,慧安7号、斯达克成长1期、国淼一期、智博方略2号、鼎汇盈复利1期、中域增值1期、新价值1期等,其中,业绩较差者当月跑输指数达到9个百分点,年内累计亏损达到23%,对于某些产品的操作来说,似乎已经忘却了阳光私募的“净值管理”的特长。这一点其中原因可能比较多。

      一些业内人士透露,部分主动型产品目前可能陷入了“短期市场下跌”和“长期未来看涨”之间的巨大沟壑之间。由于前期错失了减仓机会,因此目前操作可能两难,即如果考虑到长期利益则短期无法纠错,而如果考虑到短期净值波动的可能,则长期面临市场复苏时无法获得利润的隐忧。

      “这是巨大的难题,对于很多产品而言,如果现在止损则意味者这个产品可能堕入未来无法盈利的前景。但如果不这么做,那么其短期面临的压力是巨大的。”上述人士表示。

      □ 市场观点

      趋于谨慎

      当然对于后市,善于管理下行风险的很多私募基金在7月初已经表示了明确的看空的观点。上海和北京两家大型的管理公司都认为,7月份至9月份的市场行情可能是“乏善可陈”的,而如果通胀数据再次上行则很可能面临较大的市场压力。

      翼虎投资的余定恒认为,股市的暴跌是多种因素共振的结果:美国8月2日国债上限谈判有可能破裂,美债有可能违约,对全球金融市场有一定的冲击。内部看,市场的供求关系和资金面出现了问题。民间集资和高利贷盛行表明社会缺钱。

      他认为,未来市场可能整体处于箱体震荡的格局。由于我国经济基本面和政策组合的压制。基本面是处于类滞涨的状态,增速在慢慢向下,通胀逐步向上。虽然从同比看,通胀过了高点,但却仍然处于高位,按年算,还在增长。通胀处于高位的情况下,政策就没有太大的放松空间。虽然前期有政策放松的预期,但实际上并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只是美好的愿望,相反,二、三线的房地产调控变得更加严厉。政策没有放松的空间,只能在局部出现微调,比如保障房、区域振兴规划、中小企业区别贷款。而下方支撑则会因为PE水平低于1000点和1664点时候跌多了就会反弹。

      而合赢投资则更坚决地认为,A股下半年不会有趋势性机会,半年内站上3000点的可能性非常小。不能简单地认为CPI达到6.4%就是通胀的顶部,中央也没有作出6.4%就是通胀顶部的判断,未来通胀仍然会处于较高的水平。中国经济政策并不是在收缩,而是在回归常态,未来一段时间,货币政策不会出现放松。

      对于未来,一些私募基金经理提出,主要关注几个方面,第一是通胀数据是否下降,是否快速下降到较合理的水平以下,其次是关注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会否下降。鉴于去年卖地收入支撑了今年上半年的开工高峰期,开工率会否下降,宏观数据会否开始变得不好,是需要观察的。其三,则是需要关注资金流向。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8.56万亿,规模超过去年全年的7万亿。这说明随着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社会资金已经出现紧张的局面。这个局面是值得关注的。

      而虽然,大部分机构仍然强调看好长期股市的表现,但都提出了短期内市场压力的问题,这可能是一种预期的体现。

      但看空是不能挣钱的,这对私募行业来说,或许是未来一个阶段最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