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涂艳
北京夏日的午后,本该焦灼炎热,而在东方基金总经理单宇的办公室内,记者与之畅谈近2个小时更多地感受到的却是“清凉”的自由与舒适。更难得的是,期间这位基金公司老总的手机未曾响过一次,与众多焦心操劳的同行相比,单宇显得似乎尤为淡然。
在单宇自己对职业的诠释看来,CEO作为专职的管理层不仅是公司的掌舵手,更加需要管理的艺术,而在这位东北大个多年的管理经验中,“能放能收”乃精髓也。
“以前他们总跑来问我,这事能不能这么办?办了,如果办砸了该如何是好?”单宇笑谈,“我通常告诉他们,既然选择就代表信任!”
看似简单的“信任”二字,往往背后藏着更深的寄托与责任。在单宇到任东方基金的2年间,公司稳步有序地推进整合优化,初步建立了具有较高效率和稳定性的投研团队。在整合公司较为艰难的前两年,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团队的智慧与个性充分被挖掘。
在这其中,单宇手中大将——投资总监庞飒便充分体会到了老总收放自如的智慧。据他回忆,在东方基金重新构建投研平台的初期,单总只提了几点要求,首先要保证的是业绩的稳定性和产品风格的稳定性,且小公司不能为了追求风格而创作风格。曾在事业辉煌期选择从汇添富转投东方的庞飒如今得心应手,在舒展的平台上逐步构建了核心投研团队。
而一切放手的前提,是收心。拥有多类金融机构管理者经验的单宇,在上任东方基金总经理初期时,媒体描绘的字眼中更多“年轻气盛”,但从至今东方基金来之不易的起色看来,管理的智慧似乎显得更加“老到持重”。
“公司发展需要形成理性的共识,包括股东、管理层以至基层员工。”在单宇看来,公司发展艰难期时手上并没有多少资源,然而求短期规模、一时业绩的方向不可取,“基金公司不能成为投资者血汗钱的练兵场。”
在单宇看来,2年的时间并不急于冒进,短期内规模的利益诉求会成为公司成长的绊脚石,2010年东方基金也成了业内津津乐道未发一只基金的公司。而在目前的基金行业,事实也证明,规模在不断流动,只有长期被投资者肯定的投资能力才能具备长久竞争力。
“基金公司很像帆船,需要消耗各方面巨大的资源和风力,在东方基金暂不具备东风时,我们需要更多依靠自己的力量拼命划。”单宇感慨。
或许,在这位务实且颇有气度的70后老总身上,我们将看到东风基金昂首傲立式的杨帆,和稳步前行的轨迹。
东方基金,更待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