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潘高颖 ○编辑 王晓华
我国为什么要放开汽车业重组限制,这对汽车业重组意味着什么?本报记者就此专访了资深汽车分析人士张志勇。
上海证券报:工信部将汽车列为八大兼并重组行业之首,并提出要放开重组主体、提倡跨区域兼并,您认为这种思路上的变革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张志勇:应该是考虑到在所有制上一视同仁。相关部委还是希望用市场的力量让各个企业各显其能,比如,原来福汽、长丰都是北汽的目标,但后来广汽并购了长丰,现在东风又准备并购福汽。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部门没必要去介入,去“拉郎配”。把重组思路放开,就是让企业在这个过程中担当主角,去考虑自身发展。
上海证券报:放开重组主体的提法,实际上就是终结了2009年提出的“四大四小”模式,您如何看待“四大四小”重组思路的结束?
张志勇:由于受到2008年次贷危机的影响,整个世界车市形势不容乐观。我国政府及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汽车下乡、购置税减半、产业振兴规划,最主要的目的是挽救汽车市场不受或尽量少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四大四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提出的。
政府主管部门一直希望将中国汽车产业的并购重组积极推动下去,但由于中国汽车销路非常好,只要有能力造车,企业就活得不错,当大家都过得不错的时候,愿意被兼并的就很少了,而且其中既涉及小企业的利益又涉及地方政府相关的税收、就业,利益的纠葛非常多。所以,政府部门希望划定出“四大四小”,以起到领头羊的作用,国家重点支持这“四大四小”,把他们做大,然后让他们兼并更小的企业。
但“四大四小”本身就是一种行政化的考虑,谁也不能保证这划定的“四大四小”在五年之后或十年之后仍然是行业最强势的企业。另外,原先的提法规避了民营企业,但民营企业无疑是中国汽车产业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比亚迪、长城和吉利都做得非常好。如果国家再不把民营企业考虑进来,无疑会阻碍未来行业的重组。
上海证券报:您能结合具体案例,谈谈汽车业成功的兼并重组吗?这又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张志勇:从目前来讲,李书福(吉利集团)对沃尔沃的并购应该是非常成功的。吉利通过并购,不仅把这个世界品牌拿过来,还获得了独立的管理权限。在并购沃尔沃之后,整个吉利集团也成长了很多,这并不是一个资产负债表上数字的成长,而是企业在整个管理上提高了,是软实力的提高。
第二,由于大家对沃尔沃这个品牌发展的关注,吉利的品牌关注度也因此提升很多,并购一事所产生的效果,是沃尔沃品牌提升加吉利品牌提升的总和。
第三,沃尔沃是一个发展时间很长的企业,长期以来积攒的消费者、市场和技术上的数据,对吉利集团来说都是很有价值的,毕竟吉利自身的成长时间有限,缺少积累,沃尔沃的经验可以帮它走得更快更强,这是毋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