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特别报道
  • 5:公司
  • 6:观点·专栏
  • 7:市场
  • 8:信息披露
  • 9:市场趋势
  • 10:开市大吉
  • 11: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2:圆桌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焦点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营销
  • A7:基金·专访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专版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海外
  • 债市或逢春
    沙子里淘金
  • 鹏华基金程世杰:伴随企业成长 获取长期收益
  • 移动互联网跨界竞争带来投资机会
  • 市场恐慌几时休
  • 长信基金毛楠:继续看好消费股配置结构是重点
  •  
    2011年8月8日   按日期查找
    A5版:基金·视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A5版:基金·视点
    债市或逢春
    沙子里淘金
    鹏华基金程世杰:伴随企业成长 获取长期收益
    移动互联网跨界竞争带来投资机会
    市场恐慌几时休
    长信基金毛楠:继续看好消费股配置结构是重点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鹏华基金程世杰:伴随企业成长 获取长期收益
    2011-08-08       来源:上海证券报      

      鹏华基金程世杰:伴随企业成长 获取长期收益

      依照我的理解,在股票市场上有三种赚钱方式:一种是价值投资。其基本的理念是要克服人性弱点:在所有人恐慌的时候敢去买,当所有人都特别贪婪的时候,敢把股票卖出去;另外一种是以基本面为投资导向,分享企业成长。投资逻辑在于:对于一些能做大的公司,企业的利润能够随着时间不断扩大,这些公司股价会不断增长,因为企业价值在增加;而第三种则是技术分析或者趋势交易。

      巴菲特说过,“我们一定要在自己能力边界内做事情,也就是一定要做自己擅长的事情。”相对而言,我觉得我的优势在前两项,当企业被低估的时候我们敢于去买,做企业价值的发现者;另外及时识别成长股,把有价值的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及时地识别出来,尽早重仓投资,投资思路不受一些短期波动的影响,分享企业成长。国外市场经验证明,这样的投资思路也能获得较好的收益。

      过去20年,我国股票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我们的市值已经是全球第二,上市公司数量已达2000家左右,去年新股发行和再融资的规模接近1万亿元,不能算是一个新兴市场了。另一方面,我们的市场只有20年历史,股份制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股东意识、股权文化还相对比较淡薄,退市制度没有建立,缺乏优胜劣汰的机制,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也没有得到充分的保护。

      从经济发展角度看,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我们原有的发展模式已很难持续下去,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经济体来说,继续长期保持过去30年的高速增长态势是不可想像的。经济增速下降和转型的过程无疑是一个痛苦的阶段,从原来的增量改革进入存量调整阶段,这将会触动一部分既得利益,一部分公司也将从中受益,投资会变得更加复杂。

      另外,我们已经基本进入全流通的时代,大小非解禁套现的压力较大,相当一部分的创业板、中小板公司的高管为了方便减持套现,不惜采取辞职的方法。应该看到,目前市场从资金供求的角度看对投资者是非常不利的。很多上市公司没有股东观念,也没有分红意识,不知道善待投资者,可以说投资者是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作为一名为中小投资者服务的基金经理,如何为投资者取得合理的投资回报,如何在优化资源配置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我们也经常感到困惑和无奈。我现在的思路是,根据我们的知识、经验,尽量找到一些有可能会成长为大公司的企业来重点投资。以前我偏向于投资价值低估品种,而以后要尽量随着企业做大,随着中国市场规模做大,还是要把精力放在寻找好的成长股、好的优秀企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