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路演回放
  • 4:焦点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上证零距离
  • 12:公司·融资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后美债危机时代沪胶机会
  • 全球大宗商品普跌
    黄金突破1700美元
  • 金交所提升黄金(T+D)保证金
  • 机构观点
  • 期现重挫后
    关注2800点得失
  • 黄金分析从供需入手
  • 市场情绪恐慌
    短线交易为上
  • 期指再遭“黑色星期一” 空方仍主导行情
  •  
    2011年8月9日   按日期查找
    A6版:市场·期货 上一版  下一版
     
     
     
       | A6版:市场·期货
    后美债危机时代沪胶机会
    全球大宗商品普跌
    黄金突破1700美元
    金交所提升黄金(T+D)保证金
    机构观点
    期现重挫后
    关注2800点得失
    黄金分析从供需入手
    市场情绪恐慌
    短线交易为上
    期指再遭“黑色星期一” 空方仍主导行情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黄金分析从供需入手
    2011-08-09       来源:上海证券报      

      ■天津贵金属交易所 任亚敏

      黄金在世界范围内退出货币系统,是过去几十年的事情。黄金在中国真正走下“神坛”,成为市场经济的一员,只不过一年有余。作为几十年“统销统配”的“战略物资”,黄金市场化道路并不平坦。当人们心中揣着对曾经皇室光芒的万般留恋来审视目前已经褪去光环变身平民的黄金的时候,对黄金认识上的各种混乱自然不可避免。其中一个典型的误解,是把黄金的金融属性视为黄金的本质属性,进而将黄金归入金融产品。

      金融产品指的是各种经济价值的载体,如现金、股票、期货、债券等。而黄金本身就是经济价值,不是载体。作为载体的金融产品的存在,靠的是人为设计的定价模型。而作为经济价值本身的黄金,存在不需要理由,其价值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确定;按照现代市场理论,由供需确定。

      金融产品是模型定价。无论是无套利模型,还是资产价格模型或者其他模型,基本上都是根据投入资金的利息,加上风险收益进行定价。比如国债,将未来收回的利息和本金通过利率折算成现值,就是今天的价格。而黄金的定价靠供需,即商品定价模式。

      正是黄金这种完全不同于金融产品的特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对冲基金。在现代金融理论的指导下,对冲基金通常试图构建最佳收益模型,以前总是在债券、股票里面兜圈子,很难避免系统风险。现在把黄金这种与金融产品表现迥异的产品加入投资组合,整体回报大大高于纯金融产品组合。在过去五十年当中,黄金不是金融产品,而是比金融产品具有更高回报的投资品种。天然的黄金“完败”所谓人类智慧结晶的金融产品,多少让华尔街精英脸上有点儿挂不住,这也是人们生拉硬拽要把黄金归入金融产品的原因之一。

      黄金的本质属性是商品而不是金融。既然黄金的价格靠供需决定,那么分析黄金就必须从供需入手。

      黄金的工业需求和投资需求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投资需求是典型的弹性需求。投资需求随着投资品种的收益率变动频繁且幅度不等。虽然对未来的投资需求无法准确估计,但是可以肯定投资需求不会一直增加。如果画成图,至少应该是宽幅震荡。

      虽然需求无法预测,但供给却是绝对增加的。黄金性质稳定,一旦生产出来,很难自然消亡。一有风吹草动,祖传的金项链都会出现在金铺的回购点。根据世界黄金年鉴2011,近两年来黄金的新产量每年增加10吨左右。只有生产,没有消费;只有新生,没有灭亡。结果是可转化为供给的存量稳定增加。

      供给稳步上升,需求宽幅震荡。虽然目前看来需求远在供给上方运行,但可以预见到,一条绝对上升的直线,迟早会碰到并超越那条不一定上升还是下跌的需求曲线。碰到之日,就是供需平衡之时。供需平衡之下,投机资金会逐渐撤离,进而造成供大于求的局面。而供给继续增长,需求则迅速萎缩,黄金或将大幅下挫。

      

      (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