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焦点
  • 5:产经新闻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创业板·中小板
  • 11:信息披露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信息披露
  • A8:市场·观察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7月CPI涨幅创37个月新高 通胀拐点隐现
  • 发改委:下半年价格总水平将有所回落
  • 外部风险加大加息宜谨慎
  • 7月PPI上涨7.5% 输入型通胀仍须警惕
  • 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17.2%
  • 工业增速趋稳 缓解经济“硬着陆”担忧
  •  
    2011年8月10日   按日期查找
    3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3版:焦点
    7月CPI涨幅创37个月新高 通胀拐点隐现
    发改委:下半年价格总水平将有所回落
    外部风险加大加息宜谨慎
    7月PPI上涨7.5% 输入型通胀仍须警惕
    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17.2%
    工业增速趋稳 缓解经济“硬着陆”担忧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7月PPI上涨7.5% 输入型通胀仍须警惕
    2011-08-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梁敏 ○编辑 衡道庆

      7月PPI上涨7.5%

      输入型通胀仍须警惕

      ⊙记者 梁敏 ○编辑 衡道庆

      

      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7.5%,尽管这一数据与上月持平,但仍处于高位。而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11%,环比上涨0.1%,显示输入型通胀压力仍较大。

      分类别来看,生产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上涨8.4%,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上涨18.1%、原料工业价格上涨12.1%、加工工业价格上涨5.8%。生活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上涨4.8%,其中,食品价格上涨8.6%、衣着价格上涨4.5%、一般日用品价格上涨4.5%、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0.5%。

      工业生产者购进同比价格中,有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上涨18.9%、燃料动力类价格上涨12.6%、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上涨10.2%、化工原料类价格上涨13.3%。

      分析人士指出,7月PPI同比涨幅较高与去年基数较低有关,但这一数字仍超出市场预期。不过随着上游原材料价格的回落,预计8月PPI也将回落。

      美银美林经济学家陆挺表示,由于4月底以来国际油价已经下降约30%,并且由于全球经济衰退给原材料价格带来下调的压力,预计下半年PPI下降的可能性增大。因此,从短期来看,随着全球经济放缓,需求减弱,价格上涨失去支撑,将会减轻国内通胀压力。

      瑞穗证券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指出,尽管7月CPI同比涨幅略超市场预期,但是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油价持续下降,减轻了中国通胀的外部压力,预计未来CPI同比增幅将回落。

      不过,专家也表示,从中长期来看,全球新一轮的量化宽松迹象显现,这将推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上涨,从而加大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的输入型通胀压力,这一点需要警惕。

      种种迹象显示,目前几大发达经济体再次出现一轮流动性注入的情况。8日,意大利等国国债价格出现强劲回升,有消息称欧洲央行已入市购买意大利国债。而此前,日本和瑞士都表示,将进行干预以抑制本国货币的升值。此外,在美债危机下,分析人士认为,QE3出台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清华大学教授、央行货币委员会委员李稻葵昨日表示,美国可能“二次救市”,QE3会很快推出。

      对此,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指出,目前大宗商品价格虽然出现了下跌,但无法判断这种下跌是否会持续。另一方面,现在西方主要经济体都面临出台进一步宽松货币政策的可能性,这会加大中国控制通胀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