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焦点
  • 5:产经新闻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创业板·中小板
  • 11:信息披露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信息披露
  • A8:市场·观察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7月CPI涨幅创37个月新高 通胀拐点隐现
  • 发改委:下半年价格总水平将有所回落
  • 外部风险加大加息宜谨慎
  • 7月PPI上涨7.5% 输入型通胀仍须警惕
  • 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17.2%
  • 工业增速趋稳 缓解经济“硬着陆”担忧
  •  
    2011年8月10日   按日期查找
    3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3版:焦点
    7月CPI涨幅创37个月新高 通胀拐点隐现
    发改委:下半年价格总水平将有所回落
    外部风险加大加息宜谨慎
    7月PPI上涨7.5% 输入型通胀仍须警惕
    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17.2%
    工业增速趋稳 缓解经济“硬着陆”担忧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外部风险加大加息宜谨慎
    2011-08-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石贝贝 ○编辑 衡道庆

      外部风险加大

      加息宜谨慎

      ⊙记者 石贝贝 ○编辑 衡道庆

      

      7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6.5%,创37个月新高。多位外资投行研究人士认为,仅从7月CPI数据来看,通胀压力居高不下,可能触动央行加息举措。但由于目前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全球经济复苏面临更多不确定性等因素,料将延迟央行加息举措。此外,考虑到外部需求可能出现低于预期的情况,中国政府有可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支持经济增长。

      巴克莱资本经济学家常健认为,7月CPI同比增长可能已达顶峰。“8月份CPI涨幅可能降至6%左右,到10月份下降到5%左右,这主要是由于食品、猪肉价格随着供应上升而逐渐下降,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放缓,经济增长减慢,以及有利的基数效应。”

      持续上涨的CPI和PPI,以及进一步升级的外部风险,使得中国政府平衡经济增长和控通胀风险的任务更加复杂。常健说,美国经济数据疲软、金融市场动荡、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蔓延,以及标准普尔对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的降级,无疑会促使中国政府重新评估全球经济增长的前景以及对中国的影响。

      法国兴业银行中国经济学家姚炜认为,仅从7月数据来看,有可能触动加息,但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的外部环境可能致使加息延迟。

      花旗中国高级经济学家丁爽也表示,此前预期7月可能会加息一次,然而美债评级下调、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等导致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大。有关部门可能对加息持更谨慎态度。因此,预计今年年底前央行不会再次加息。“但可能会出台一些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比如调低中小型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以舒缓中小企业信贷压力等。”丁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