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焦点
  • 5:产经新闻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创业板·中小板
  • 11:信息披露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信息披露
  • A8:市场·观察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7月CPI涨幅创37个月新高 通胀拐点隐现
  • 发改委:下半年价格总水平将有所回落
  • 外部风险加大加息宜谨慎
  • 7月PPI上涨7.5% 输入型通胀仍须警惕
  • 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17.2%
  • 工业增速趋稳 缓解经济“硬着陆”担忧
  •  
    2011年8月10日   按日期查找
    3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3版:焦点
    7月CPI涨幅创37个月新高 通胀拐点隐现
    发改委:下半年价格总水平将有所回落
    外部风险加大加息宜谨慎
    7月PPI上涨7.5% 输入型通胀仍须警惕
    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17.2%
    工业增速趋稳 缓解经济“硬着陆”担忧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发改委:下半年价格总水平将有所回落
    2011-08-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7月份我国CPI同比上升6.5%,再创近期新高。哪些因素导致物价总水平居高不下?如何看待当前的物价形势?后期我国的物价走势将如何?国家还将采取哪些措施控制物价?记者9日采访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

      周望军认为,当前价格运行拐点特征明显,预计下半年我国食品类价格将继续保持高位运行、稳中略有波动的态势,但由于翘尾因素快速下降,预计后期价格总水平同比将有所回落。

      他说,从具体商品看,大宗商品价格呈趋稳或回落态势。随着国家扶持生产、调控市场各项政策措施效果的进一步显现,粮油、生猪、蔬菜等主要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趋于改善,食品类价格涨幅已经趋稳或出现了下降。钢材、水泥等主要工业生产资料价格基本稳定,上下游传导压力有所减弱。近期国际市场原油、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大宗商品环比价格大幅回落,国际市场输入性通胀压力明显减弱。

      “从翘尾影响看,后几个月降速较快。从翘尾因素看,8—12月份翘尾因素下降速度较快、幅度较大,月均下降0.66个百分点。虽然后几个月仍有一些新涨价因素,但新涨价因素将明显低于翘尾下降因素。”他说。

      另外,从周期性波动规律看,此轮物价上涨已将近拐点。他说,新世纪以来,我国先后经历了两次较为明显的价格上涨,分别在2003—2004年、2007—2008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周期分别为27和24个月。到今年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已经持续了25个月,从周期性波动规律看,价格运行已经将近拐点,涨幅趋于回落的可能性较大。

      周望军表示,当前,稳定物价的有利因素逐渐增多。国内经济增长仍处于平稳较快增长区间,国民经济正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转变,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特别是国内货币供应宽松的局面得到明显改善;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外汇储备充裕;粮食连续7年增产,夏粮再获丰收,粮油库存充裕;工业消费品产能充足,总体供大于求;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价格垄断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强,市场价格秩序明显好转;翘尾因素明显减弱。这些都为稳定物价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是,从后期走势看,价格运行仍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如全球经济复苏前景尚不明朗、国内能源资源需求增长偏快、秋粮生产防灾减灾形势严峻、生猪和水产品生产恢复还需要一定时间。”他说。

      周望军说,在应对这一轮物价上涨过程中,中央政府打了一套“组合拳”,综合施策并取得了积极成效。

      对于今后稳定物价的举措,他表示,“我们将按照中央关于‘坚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强化政府责任,加强市场保障,降低流通成本,整治市场价格秩序,对困难群众采取有力有效的救助措施’的要求,在落实好已有政策的基础上,重点采取以下四项措施稳定物价。”

      他说,我国将对流通环节进行清理整顿,取消高速公路的超期收费项目、降低过高收费标准,大力清理整顿农贸市场、超市进场费以及银行卡的不合理收费。

      另外,国家将继续推进完善社会救助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的联动机制,督促各地在年底前全部建立起来。

      他表示,各级政府将加强市场价格监管,严厉打击囤积居奇、炒作、价格垄断等违法行为。“下半年国家还将继续加强粮食、生猪和蔬菜的供给,保障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