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两年将是“强者恒强”时代
⊙本报记者 周宏
一年前,张翎曾发表观点,认定中小盘股的“化装舞会行情”将以大跌告终,这个观点今年已经应验。在今年一季度中小盘股的大跌中,他看准消费品中的“大机会”,重拳出击白酒、家纺等消费股票,这使得他管理的明河价值1期,明河成长等产品跻身今年行业的前10%的序列。
如今,这位曾经的五星级基金经理,在阳光私募的路上依然坚持着自己的节奏和判断:未来3年的股市,将出现一轮“强者恒强”的结构性行情的演绎过程。投资中最大概率的盈利品种是一些最符合阶段经济增长特征,并具备持续高速增长能力的上市公司。
就如他所说的,“我们只关心‘金字塔尖’上的好股票。”
弱市的特征是“看缺点”
在张翎看来,未来两到三年,中国经济和宏观政策很难突破“转型过渡期”的纠结,货币政策也很难轻易放松,A股市场将呈现与此前几年“迥然不同”的市场特征来。
“从2006年开始,A股市场呈现的是由增量资金推动的强势市场特征。”张翎说,强势市场的特征是,场外资金体量很大,源源不断的流入推动资产价格水涨船高,在此背景下市场对于投资标的间长期风险和核心竞争力的差异很不敏感,投资热点切换主要由“市场情绪”和“短期估值的比较”来主导。由此,市场内也涌现了一批通过预测和把握市场热点轮换的“策略驱动”型投资者。
但这个状况在未来无法持续,“当资金面从宽松转向紧张后,市场的关注点也会转移,就如同2002年至2005年中发生的那样。”张翎说。
在张翎看来,当资金紧张、市场退潮的时候,股市必定对投资品种的“安全边际”的要求不断抬高。市场对于个股的缺点和瑕疵高度敏感,因此出现了很多股票一旦盈利预期难以达标或其他负面因素发生便难逃被斩仓、下跌的命运。
而在这样的环境中,只有基本面几乎 “没有毛病”的行业和个股才会得到市场的追捧。场内的存量资金会持续从其他板块转流入而来,并构筑出明显的盈利效应来。在此阶段,市场的主流盈利模式从“策略驱动”转向“基本面驱动”,很像十年前港口股如赤湾、盐田、上港,又如当时的茅台、张裕、白药等消费股身上表现出的那样,对企业深度的研究和理解能力是这个阶段获得超额收益的最有效路径。
选择中国经济的“爆发点”
那么从哪里去寻找这些“没有毛病”的行业呢?
张翎认为,那些能够“强者恒强”的行业,一定是特别符合宏观经济发展的特有阶段的特点,且能够稳定高速增长的行业——也就是说,至少可以看到未来几年都会高速增长的行业。“这些个股未来上涨,完全能够依靠盈利增长来支撑,而不需要估值抬高。”
从上一轮熊市看,当时,中国经济的增长驱动力相当大的受益于“加入WTO后的出口大幅增长”,因此,整条出口产业链最瓶颈的港口、集装箱制造、港口机械制造等子行业的景气都迅速抬升,强势向上,由此相关的港口股等也成为当时多年的主流板块。
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十年来还有苏宁、小商品城等渠道业的崛起,这些公司长期以来每年的盈利都高速成长,其深层次背景也是与中国成为制造大国后,经济发展的瓶颈已经从制造、产能转向了销售、市场,在一些上万亿产值的上游制造,和上亿人口的下游消费者面前,能打通并整合渠道的渠道型公司市值都呈现超过几十倍的增长。
对于未来几年的经济特征,张翎认为仍然需要细致、深入调研和分析寻找。现在可以确定的是,“消费升级”仍然是一个重大的长期驱动力,比如,家纺行业,在做了长期草根调研后发现该行业的一二三线企业收入近年增速持续超过30%,而家纺品牌整合集约的空间又远大于因追求个性从而高度分散的品牌服装企业,因而我们更愿意将该行业归为渠道商业而不是品牌服装业,这类“必需消费+连锁扩张+寡头整合”正是能让A股价值投资者兴奋不已的麦当劳模式,无疑是布局新兴产业中的好标的。而类似可以让投资者享受到从小变大的行业肯定不止一个。
生活投资两不误
在行业内,张翎挑选个股的能力和长期投资的韧性有口皆碑,但仔细观察下来,这和他的生活态度、人生理念大有关联。
比如,张翎并不热衷追踪“短期的市场热点”,更不会耽恋于“化装舞会”的意兴阑珊,这使得他往往能跳出短期的市场氛围,在泡沫行情中保持警惕,过去两轮大熊市,张翎都能及时抽身而出不是偶然。
另外,张翎的理念中,无论投资、生活乃至公司的发展都是长期的过程,不应被“短期的起伏波动”干扰从而影响生活质量。因此,对于其他人很难承受的短期因素的挑战和干扰,张翎经历起来毫无障碍。
“崇尚普世价值的人生哲学可以在投资市场中完全复制。”这是张翎对他所做投资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