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梁敏 ○编辑 衡道庆
对于“水贵如油”的说法,浙江舟山六横岛的居民恐怕感受最深刻。作为浙江省最缺水地区之一,往年遇到干旱时,六横岛就得派船去宁波取水了,每吨成本在20元以上,等于用纯净水的价格买自来水。但现在因为当地一台日产1万吨的海水淡化设备投入全负荷运转,居民不用再为水发愁了,用水成本也大大降低了。目前,舟山已经在六横、岱山、嵊泗等地建立了20个海水淡化工程装置,其中嵊泗县的海水淡化供水量已占当地供水总量的80%以上,成为该县的“第一水源”。
北京虽然离渤海尚有一百多公里的距离,但水资源的严重短缺让这个人口近2000万的特大城市也开始把目光投向海水淡化。7月22日上午,北京市政协常委会通过《关于加强首都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建议案》和调研报告,其中提出,把淡化海水作为首都水资源战略储备,全方位地保护开发首都水资源。
“向海洋要淡水”,正成为不少地区不约而同的选择。海水淡化,能否成为我国破解水资源不足问题的一把“金钥匙”?目前海水淡化产业发展面临哪些制约因素?未来国家可能出台哪些扶持政策?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对中国水利企业协会脱盐分会秘书长郭有智进行了专访。
成本仍是主要制约因素
上海证券报:目前国内海水淡化市场形势如何?制约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郭有智:国内现在对海水淡化市场形势普遍看好。这一方面是因国家高度重视,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和7月份召开的中央水利工作会议都特别提到发展海水淡化。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加速了东部沿海城市的水资源紧缺程度,一些沿海发达地区以及离海较近的超大城市,人口众多,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又特别大。在这种情况下,海水淡化产业的发展对于这些地区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水资源补充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谈到制约因素,成本因素是主要问题之一。海水淡化从征地工程、取水、能源、建设到材料全部都是100%的核算,没有其他水利项目的“福利”,成本较高。调水在今后一段时间依然是我们国家解决水资源问题的主要手段,这是一个技术成熟度和消费惯性的问题。一般而言,只有在无水可调或者经济、社会成本太大(如库区迁移和开渠动迁成本越来越大)等情况下,才会转而考虑发展海水淡化。其次,目前国内海水淡化设备或材料基本上依赖进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较少。另外,海水淡化产业要得到长足发展,还需要国家出台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给予有力推动。
上海证券报:在南水北调延后进京的背景下,北京已经把淡化海水提升为水资源战略储备。您如何看待南水北调与海水淡化的关系?
郭有智:北京属于严重缺水型城市,目前人均占有用水量不足三百立方米,不及国际公认的缺水下限的三分之一,仅为中国平均水平的八分之一。随着北京人口的急剧增加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北京的水资源紧缺现象可能进一步加剧。南水北调引水进京规划被延后五年,这使原本水库蓄水不足、地下水位下降的首都水资源承载能力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在谈到海水淡化时,很多人都会提到南水北调。实际上,南水北调是个很大的话题,涉及国家战略、水源安全和首都的稳定以及华北的生态恢复等诸多方面,不要把海水淡化和南水北调对立起来讨论,而应该看作是互补和合作的关系。随着经济发展,调过来的水以后也可能不够用。北京把海水淡化作为战略储备是很有眼光的,因为海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海水淡化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水资源问题。
产业将迎来发展良机
上海证券报:发展成本高、难以入管网等问题成为制约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瓶颈,该如何突破?“十二五”期间会有哪些扶持措施出台?
郭有智:随着科技的进步,目前海水淡化成本已经大大降低,成本在某些地方已具优势。另一方面则涉及是否盈利以及盈利模式的问题。我国目前的海水淡化一般都是小型的和点对点的项目,如果要大规模发展海水淡化,并让相关企业盈利的话,海水淡化必须进入城镇的管网给城市供水,投资建设海水淡化工厂后,如果水务部门不接受淡化水,海水淡化就会走入死路。目前的情况是水务部门对海水淡化积极性不高。因此,应该由政府主导出台一系列有利于海水淡化发展的政策和法规。我觉得以色列的模式值得借鉴——在海水淡化项目建设前就与政府签订协议,所生产的水全部由政府来收购。淡化水的管道直接接到国家水网,水网处设有阀门和检测表,只要达到标准,淡化水就能源源不断地流进来,而且价格便宜,效益明显。
目前国家有关部门非常重视海水淡化产业的发展,国家发改委、海洋局、科技部等多个部委都在酝酿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和措施,水利部门也就海水淡化作为水资源配置开展专门的研究。“十二五”期间,对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肯定会加大。相关政策措施的出台和实施,必将对我国海水淡化产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可以说,中国的海水淡化产业即将迎来最重要的发展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