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产经新闻
  • 5:信息披露
  • 6:信息披露
  • 7:财经海外
  • 8:观点·专栏
  • 9:公司
  • 10:公司纵深
  • 11: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2:特别报道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期货
  • A6:市场·资金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B97:信息披露
  • B98:信息披露
  • B99:信息披露
  • B100:信息披露
  • B101:信息披露
  • B102:信息披露
  • B103:信息披露
  • B104:信息披露
  • T1:汽车封面
  • T2:汽车公司
  • T3:汽车热点
  • T4:汽车动态
  • T5:钱沿封面
  • T6:钱沿视点
  • T7:钱沿聚焦
  • T8:钱沿广角
  • “淡季”来临 紧盯CPI巧理财
  • 加息预期催生策略变化 中长期限为“标配”
  • 危机下
    黄金货币职能正回归
  •  
    2011年8月18日   按日期查找
    T7版:钱沿聚焦 上一版  下一版
     
     
     
       | T7版:钱沿聚焦
    “淡季”来临 紧盯CPI巧理财
    加息预期催生策略变化 中长期限为“标配”
    危机下
    黄金货币职能正回归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危机下
    黄金货币职能正回归
    2011-08-1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金苹苹

      对话

      危机下

      黄金货币职能正回归

      ⊙记者 金苹苹

      

      受到欧美债务危机的影响,国际金价近日“牛劲”冲天,一举突破1800美元/盎司大关。而市场各方对于黄金价格未来的走势,也是争议颇多。

      日前,记者专访了中国工商银行贵金属业务部总经理郑之光,就黄金市场的现状以及黄金投资的未来发展前景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上海证券报:今年以来,尤其是最近一段时期,黄金的走势非常“牛气”,这其中主要是什么原因?

      郑之光:近段时间黄金的走势与国际社会金融环境的动荡有很大联系。由于欧美债务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受到了较大的冲击,黄金作为一种避险资产,其价格在避险需求的推动下连续走高。

      黄金市场和外汇市场、债券市场和证券市场等一样,是整个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且黄金市场有自己独特性——兼具商品和货币的双重属性。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黄金退出了货币体系,更多地显示出其商品的属性。然而,黄金天然是货币,其货币属性依然存在。目前的危机,其实是对信用的伤害。通胀导致的纸币贬值风险,以及国家信用的受损,导致了整个世界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动荡。在这样的环境中,特有的避险功能使得黄金的货币职能开始回归。

      

      上海证券报:目前市场上大致有哪些黄金产品可供投资者选择?

      郑之光:当前市场上,投资者比较青睐的产品有实物类产品和交易类产品两大类。实物类产品主要是以投资型金条等系列产品为主,比如工行的如意金条和唯有金礼赞金条等。其投资方式也很灵活,可以到银行网点直接购买,也可以通过“积存金”的方式,每月以固定金额自动购买,类似于基金定投,实现以日均价进行黄金积存,最大限度地规避金价波动带来的投资风险。当然,交易类产品中,账户金和贵金属的现货递延交收业务(黄金T+D)是最受投资者欢迎的品种。尤其是后者,价格与国际接轨,可双向交易,使客户能在金价波动过程中随时把握获利机会,且通过保证金交易的形式,用一定比例的杠杆放大了投资收益。

      此外,我们还提供贵金属质押融资等业务,可以帮助投资者释放黄金的流动性;提供挂钩黄金的理财类产品,可以帮助缺乏贵金属投资经验的投资者间接参与黄金投资,分享收益。

      

      上海证券报:通过以往的经验,我们了解到,在黄金价格高企的时候投资者入市一般会比较积极。对此,你有何看法?

      郑之光:作为一种有效的资产配置工具,黄金的投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市场上始终存在着投机与套利,这是我们必须正视也无法改变的现实。但是,我们并不希望参与到黄金市场的投资者全部都是来投机的。黄金投资,应该成为投资者个人资产配置的一部分。工行一直在努力做的也是引导投资者合理地看待市场,用我们的服务使更多的投资者了解贵金属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