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涂艳
“这时候接手,需要勇气。”一位已退出公募基金高管队伍的元老在近日的一场碰面中曾这样对记者说。
我们且不管他所指何人,更不方便回顾往事,但毫无疑问的是,中国基金业确正在经历一场尚未找到答案的困扰。
“渠道挤压,业绩难为,口碑不再,信誉微存”,用这16个字来概括目前基金的现状似乎并不为过。蓦然回首,伴随行业早期发展并艰辛开荒拓土的第一代元老仍然坚守者已为数不多。纷纷扰扰的高管变动传闻与证实流于耳畔,而几年间,基金公司的第二代掌门人已经接过了大梁。
然而,摆在他们面前的并非敞亮的坦途,公司乃至行业的发展也并非单靠几人之力,行业面临着空前的发展瓶颈,在行业人才流失严重,制度变革仍未见蓝本的压力下,基金行业新的天地似乎仍笼罩在黎明破晓前的朦胧中。
“一听说公司的产品被银行列入了劝赎的黑名单,这就立马动身公关去了。”一位小型基金公司渠道部的小刘真实地回忆了一个月前的场景。而据了解,因为业绩不佳或银行主动盘活客户资产的考虑,不止一家公司遭遇或正在遭遇渠道的“黑名单”待遇。
然而,据业内人士透露,被银行发文劝赎的原因并非如外界猜测的合作关系,“这家银行还是我们一只产品的托管行呢。”小刘无奈叹息。
而在竞争日趋激烈的资产管理行业,或许基金公司真该好好反省自身品牌的维护和管理业绩的持续。虽然压力巨大,基金公司的掌舵人却不能方向不明。
华夏基金总经理,也是行业教父级人物范勇宏曾明确指出:基金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不在于规模,而在于正确处理好规模增长和投资业绩之间的关系。在力争取得长期良好业绩的前提下,实现自身规模的合理增长,这才是基金业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增长”之路。当业绩与规模发生冲突时,要业绩,不要规模。
确实,今年基金首发规模创新低,而管理业绩优异的基金公司出现大量净申购的事实有力地证明了,基金规模是靠“管”出来的,而不是“卖”出来的,也要求基金公司更加注重持续营销,而非盲目拼首发。
众所周知,国内基金公司发展初期的公司定位于发展路径一般为“跑马圈地”,即尽最大力量提高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提高管理费收入。而在“创二代”的创业时代,正面临着基金行业从规模发展向精细化、差异化竞争过渡的艰难时期。
基金的管理能力,毫无疑问是两代掌门人共同追求的立足点。而今,行业面临的制度忧虑和人才流失或许更是摆在第二代掌门人眼前最急迫的“痛苦”。
人才不断流失,或日渐成为对基金管理人更有吸引力的私募基金的练兵场。近年来,公司高管变动频繁,关于一些老牌基金高管将挂帅而去的传闻终究变成现实,更是促动了业内的神经。而更加突出的是,基金公司迫于规模压力与渠道的角力加剧,因成本支出过高最终导致年终亏本的公司更是屡屡出现。
“公募基金向专户、社保、年金等非公募业务拓展已然成为行业再谋发展共识,并已然在公司尤其是大型基金公司之间激发了残酷的竞赛。然而,随着行业规模扩张速度过快,公募与非公募业务都面临了人才缺失,激励机制不够健全的压力。”一位上海合资基金公司原投资总监分析。
“需要一种适应资产管理行业自身特点的,符合国际惯例的基金经理激励和约束制度。具体来说,这样的制度是一种能够实现基金经理、基金持有人与股东共担收益与风险的科学资产管理制度。”北京一位基金公司副总经理坦言。
根据统计,国内第二代基金掌门人有些原先就在管理岗位,而更多的来自监管部门、基金公司投研及渠道部门,不论如何,他们才是基金行业最核心的发展资本和动力。至于他们能否经受住重重考验,为行业扩展更加开阔和精彩的天地,我们翘首以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