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黄蕾 ○编辑 于勇
保监会网站近日公布的一份“榜单”值得关注。这份名为“关于2011年上半年寿险业标准保费和规模保费数据的通报”,折射出各家保险公司保单的内涵价值,亦是监管对各险企结构调整成效的首次检验。
规模保费通常是指投保人所交的实际保费金额,但在一定程度上却不能客观地体现保单的内涵价值、利润率及保障成分。简单地说,规模保费多的保险公司,并不一定比规模保费少的保险公司赚得多。但由于长期以来,中国保险业一直以规模保费来作为保险公司排序的参考标准,于是在市场份额的压力下,以“规模保费论英雄”的粗放式经营理念盛行一时。
这一理念的扭转始于2009年初。保监会提出加快寿险业结构调整,即加大风险保障型和长期储蓄型产品发展力度。于是,两年多来,在平安、太保等大公司的带领下,寿险业掀起了一阵调整风。
若按此调整方向,标准保费自然成了各保险公司结构调整的检验标准。标准保费是指用规模保费乘以一个“折标系数”(折标系数根据险种以及交费期限各有不同,交费年限高则折标系数高,反之则低),体现的是保单的内涵价值。
从这份标准保费的榜单来看,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人寿分别以333.1亿元、223.15亿元、111.37亿元排名前三,同比增幅分别为2.02%、5.37%、12.16%。而54家人身险公司(寿险和健康险)中,有38家公司实现了标准保费同比正增长,16家出现了同比负增长。
事实上,在这份保单发布之前,在一些地方保监局、保险同业公会,以及上市保险公司中,就已经开始以标准保费口径来计算保费收入。
据知情人士透露说,上海保监局就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指标,包括标保增长率、折标率、10年期以上期缴率、退保率、保单持续率等,用以综合评价各公司结构调整的成效,并在行业内部通报,引导各公司有效开展结构调整。
但跳出上述榜单来看,尽管监管部门不遗余力地推进结构调整,但在一些地市、一些保险公司内,银保(含邮政)业务增速虽然放缓,但增长贡献率依然居高不下;另外,期限结构调整也并不尽人如意,结构调整压力仍存。
对于个别地区的结构调整不理想,保险公司有苦难言。一家寿险公司高层无奈地说,“从保险公司的角度来说,大部分人士都认识到了结构转型的意义,但在实际操作时公司必须有些策略考量,毕竟驱动公司转型的关键仍是考核杆杠。全年节奏和阶段性策略,两者较难平衡。”
即便有保险公司直呼调整有难度,但站在整个行业的长远发展来看,结构调整对促进寿险公司利润提升的深远意义,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值得注意的是,保监会在发布这份榜单的同时,要求“各保监局、各人身险公司认真分析、对比相关数据,客观评估本地区、本公司业务规模增长和质量提高的趋势是否匹配,结构调整是否取得明显成效,以更好地推动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