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2:特别报道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T1:汽车封面
  • T2:汽车公司
  • T3:汽车热点
  • T4:汽车动态
  • T5:钱沿封面
  • T6:钱沿视点
  • T7:钱沿聚焦
  • T8:钱沿广角
  • 存准基数扩大 理财产品收益率有望攀高
  • 提防“被保险”的烦恼
  • 新品速递
  •  
    2011年9月1日   按日期查找
    T6版:钱沿视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T6版:钱沿视点
    存准基数扩大 理财产品收益率有望攀高
    提防“被保险”的烦恼
    新品速递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提防“被保险”的烦恼
    2011-09-0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黄蕾

      ⊙记者 黄蕾

      

      一位朋友不久前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那头自称是某保险公司营销员,想替她做个免费的电话回访。由于对方表明是回访,她便将自己的投保情况和个人信息作为“被核实”的内容,一一告知。岂料,对方却借回访之名,再度向她推销新的保险产品。

      这还不是最令她气愤的。她发现,两三天之后,这位电话里的营销员竟然“现身说法”。因为她曾在投保时留下过家中地址,营销员找到她家并不费力。但如此不请自来,着实给她带来了不少烦恼,甚至担心不速之客会再度登门。

      事实上,这几年来,中国保监会及地方保监局多次下发通知,要求保险公司尤其是人身险公司在犹豫期内通过电话、信函、电子邮件、短信或上门等合适的方式对一年期以上人身保险新单的投保人进行100%的回访。

      可令人遗憾的是,这样的百分百回访要求,却成为某些营销员再度营销的借口,成了他们诱导消费者的一个平台。他们或借口原先营销员离职,要投保人转保;或忽悠之前所购险种不实惠,诱导投保人重新投保别的险种;或声称公司推出增值服务,限量发售一批新险种……如此诱导套路,不一而足。

      电话回访的本意,在于使投保人再次了解投保的权益义务,对所购保险产品做进一步的了解,也避免被欺诈和误导。但在实际操作中,不少营销员却借电话回访的名义,“设局”误导投保人,让人生气之余不免尴尬。

      近年来,保险监管部门不断整治规范市场,曾备受关注的投连险银行渠道误导等问题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解决。然而,一些隐形“误导”现象却仍然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比如“存款变保险”。

      “存款变保险”的误导,时常发生在中老年人周围。银行工作人员往往打着“存款赠保险”或“买保险比存银行划算”等说辞,诱导中老年人购买在该银行代销的保险产品。基于对银行的信任,这些投资者的警惕性不高,很多时候误以为是银行的新业务,在还没弄清楚状况的情形下,就“被购买”了保险。从而引发各种矛盾纠纷,不仅侵害了百姓利益,也有损于相关银行或保险公司的形象。

      这些年来,不少保险公司通过捐钱捐物、公益活动、微利经营政策型险种,辛苦地赢取社会声誉。若在电话回访这样本应是体现公司形象的服务上动歪脑筋,违规操作,不仅令百姓反感、声名亦受损,企业内部也会滋长“投机取巧”的惰性心理,有悖于企业一贯秉持的创新开拓。当然,作为普通的金融消费者,我们也应该多留个心眼。有时候,大众维权意识的薄弱,也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保险误导现象的滋生。

      针对“被保险”的烦恼,我们也在此给大家支个招。通常保险公司都会建立规范的客服体系,回访电话都是以统一的电话号码呼出,而不是由保险营销员个人电话呼出。消费者今后接到类似回访电话,应先通过来电显示功能观察是否为保险公司统一热线,若仍不能确定该电话是否来自保险公司,可向来电人询问工号再向保险公司核实。

      至于对方的询问和“套话”,则不必急于回答,可适当做一些反问,比如自己的投保时间、投保险种、年缴保费等情况。因为如果是营销员冒用回访的名义,一般不会了解消费者过多的投保细节,而是急于推销新的保险产品。投保人如怀疑或发现电话回访“猫腻”,可向相关保险公司或监管部门进行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