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黄蕾
一位朋友不久前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那头自称是某保险公司营销员,想替她做个免费的电话回访。由于对方表明是回访,她便将自己的投保情况和个人信息作为“被核实”的内容,一一告知。岂料,对方却借回访之名,再度向她推销新的保险产品。
这还不是最令她气愤的。她发现,两三天之后,这位电话里的营销员竟然“现身说法”。因为她曾在投保时留下过家中地址,营销员找到她家并不费力。但如此不请自来,着实给她带来了不少烦恼,甚至担心不速之客会再度登门。
事实上,这几年来,中国保监会及地方保监局多次下发通知,要求保险公司尤其是人身险公司在犹豫期内通过电话、信函、电子邮件、短信或上门等合适的方式对一年期以上人身保险新单的投保人进行100%的回访。
可令人遗憾的是,这样的百分百回访要求,却成为某些营销员再度营销的借口,成了他们诱导消费者的一个平台。他们或借口原先营销员离职,要投保人转保;或忽悠之前所购险种不实惠,诱导投保人重新投保别的险种;或声称公司推出增值服务,限量发售一批新险种……如此诱导套路,不一而足。
电话回访的本意,在于使投保人再次了解投保的权益义务,对所购保险产品做进一步的了解,也避免被欺诈和误导。但在实际操作中,不少营销员却借电话回访的名义,“设局”误导投保人,让人生气之余不免尴尬。
近年来,保险监管部门不断整治规范市场,曾备受关注的投连险银行渠道误导等问题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解决。然而,一些隐形“误导”现象却仍然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比如“存款变保险”。
“存款变保险”的误导,时常发生在中老年人周围。银行工作人员往往打着“存款赠保险”或“买保险比存银行划算”等说辞,诱导中老年人购买在该银行代销的保险产品。基于对银行的信任,这些投资者的警惕性不高,很多时候误以为是银行的新业务,在还没弄清楚状况的情形下,就“被购买”了保险。从而引发各种矛盾纠纷,不仅侵害了百姓利益,也有损于相关银行或保险公司的形象。
这些年来,不少保险公司通过捐钱捐物、公益活动、微利经营政策型险种,辛苦地赢取社会声誉。若在电话回访这样本应是体现公司形象的服务上动歪脑筋,违规操作,不仅令百姓反感、声名亦受损,企业内部也会滋长“投机取巧”的惰性心理,有悖于企业一贯秉持的创新开拓。当然,作为普通的金融消费者,我们也应该多留个心眼。有时候,大众维权意识的薄弱,也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保险误导现象的滋生。
针对“被保险”的烦恼,我们也在此给大家支个招。通常保险公司都会建立规范的客服体系,回访电话都是以统一的电话号码呼出,而不是由保险营销员个人电话呼出。消费者今后接到类似回访电话,应先通过来电显示功能观察是否为保险公司统一热线,若仍不能确定该电话是否来自保险公司,可向来电人询问工号再向保险公司核实。
至于对方的询问和“套话”,则不必急于回答,可适当做一些反问,比如自己的投保时间、投保险种、年缴保费等情况。因为如果是营销员冒用回访的名义,一般不会了解消费者过多的投保细节,而是急于推销新的保险产品。投保人如怀疑或发现电话回访“猫腻”,可向相关保险公司或监管部门进行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