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万研究所 桂浩明 ○编辑 杨晓坤
上个月,我们通过系统的分析作出预测:在这波下跌行情中,沪深股市单日合计的成交金额最低可以萎缩到1000亿元,与当时的实际水平大约还有20%的距离。没有想到,不到两个星期,沪深股市就出现了单日成交金额不足1000亿元的状况,而且从盘面的运行态势来看,这种局面恐怕还会维持一段时间。这也就是说,地量已经出现。
股市出现地量,表面上是提示市场交投不活跃,持观望态度的投资者比较多,说白了就是人气不足。当下,人们确实很容易找到对股市不利的因素,譬如通胀还是处于高位,这使得大家不再敢想象调控在近期会有所松动。在宏观面仍然偏紧的背景下,股市要筑底反弹,条件的确是不具备的,这也就导致现在很多投资者对股市严重缺乏兴趣。有人就这样说,时下民间借贷在有较高抵押的背景下,还可以拿到年化30%的收益,即便是最好的基金经理,如今在股市上却都在赔钱。显然,大环境的变化,在客观上起到了令资金不断流出股市进入其他领域的作用,这样一来股市自然很难有增量资金进入,而且存量资金也越来越少,成交量不断萎缩,就是这种状况的具体表现。
另外,今年以来欧债美债危机此起彼伏,甚至是一浪高于一浪,没完没了。虽然,由于境内资本市场并未向境外资本完全开放,因此欧美的债务危机对境内股市的冲击是有限的。但是,经历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投资者都清楚,如果欧美债务危机继续发展乃至走向失控,那么会严重打击世界经济的复苏,并且不可避免地对境内经济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如此一来,沪深股市就不可能不受到拖累。也因为这样,现在境内投资者的避险情绪很强烈,对权益类资产的关注度大大下降。因此,这个时候股市出现单日成交不到1000亿元的现象,就一点不奇怪了。
根据以往的经验,当股市出现地量以后,随即也就会出现地价,而有了地量与地价,那么股市也就基本到底了。那么,新阶段的股市行情,是否会再次证明这一点呢?在笔者看来,量为价先可以说是股市的基本规律,从这个角度来说,地量以后有地价,并且随后出现反弹是必然的。但关键是要用多少时间来走完这一步,也就是这种局面会在多久以后出现。人们不能机械地说如果某天的成交金额创新低了,就意味着地价也就要来了,股市也马上会上涨了。因为地量本身不应该是一个时点的产物,而更应该是一个阶段的现象。现在股市已经出现了地量,更为准确的说法是进入了地量区。结合现在的市场环境,不难看出这种地量格局会持续比较长的一段时间。而且,即便见到了地量,并且股市也在低位持续运行了较长时间,也很难轻易说行情就会起来。原因很简单,这个时候市场是异常虚弱的,只要外部有任何风吹草动,就会出现恐慌,交易重心就会继续下移。由于地量的出现,这种恐慌未必会特别严重,股市回落的空间也相对有限。就像最近一段时间,受欧美债务危机影响,境内股市不可避免地随同境外股市下跌,但是跌幅又确实要小一些。但不管怎么说,此刻大盘未稳是事实,“地量地价说”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真正显现其提示意义。
这样看来,作为投资者,尽管股市的估值很低,但现在大家还是需要等待。等待什么呢?等待形势明朗,包括国内通胀拐点的真正出现以及欧美债务危机的实质性缓解。否则,即便地量复地量,股市还是不会有像样的上涨机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