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价值
  • 11:信息披露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信息披露
  • A7:市场·期货
  • A8:市场·观察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险资谨慎不悲观 择机加仓超跌周期股
  • 欧债困境
  • 每日关注
  • 新基金弱市建仓路径曝光 剑指三大方向
  • 焦炭期货降低交易成本 市场重新审视“大合约”
  •  
    2011年9月16日   按日期查找
    A1版:市 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A1版:市 场
    险资谨慎不悲观 择机加仓超跌周期股
    欧债困境
    每日关注
    新基金弱市建仓路径曝光 剑指三大方向
    焦炭期货降低交易成本 市场重新审视“大合约”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焦炭期货降低交易成本 市场重新审视“大合约”
    2011-09-1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叶苗 黄颖 ○编辑 于勇 杨晓坤

      ⊙记者 叶苗 黄颖 ○编辑 于勇 杨晓坤

      

      又一个大合约期货品种做出了调整。从9月16日结算时起,焦炭合约最低交易保证金标准由10%调整为7%,涨跌停板幅度由6%调整为5%。此外,自下周一起,焦炭当日开平仓手续费也将减半。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上市的两大新品种,铅和焦炭近期都作出了涉及交易成本和门槛的相应调整,而这两个品种也全部是大合约,上市之后的交易均不活跃。交易所对两个品种进行的微调,一方面显示了管理层希望活跃市场的意图,一方面也让市场重新思考“大合约”改革。

      

      大合约品种交易规则接连微调

      自今日结算时起,焦炭合约最低交易保证金标准由10%调整为7%,涨跌停板幅度由6%调整为5%。此外,自下周一(9月19日)起,当日同一合约先开仓后平仓交易手续费按成交合约金额的万分之零点五收取,这相当于交易所对日内手续费收取做出了减半的“优惠”。

      此前在7月底,上期所也发布通知,铅期货PB1110及以后合约的交易保证金水平从原先的11%调整为8%。

      作为今年新上市的两大品种,铅和焦炭受到了市场的热切关注。与以往上市品种不同,铅和焦炭从“呱呱落地”开始,其交易单位就被冠以“大合约”概念。铅期货交易单位是25吨/手,远超其他基本金属期货的平均水准,而焦炭期货更是达到了100吨/手,与其下游品种钢材期货的10吨/手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无论是交易成本,还是交易门槛,铅和焦炭在设计上都遵循了“大合约”的方式。市场也对这两个带着全新面孔的合约充满了期待。

      业内人士指出,从更大的背景看,去年下半年,在防通胀的主题下,国内几大期货交易所祭出了一系列组合拳:取消手续费优惠、提高保证金、打击异常交易。新上市的两大品种以“大合约”概念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与当时的环境有关。隔离中小散户和投机者,让期货主要发挥套期保值作用,是“大合约”的方向所指。

      实践证明,铅和焦炭没有出现上市爆炒,但其流动性也不容乐观。铅期货上市首日成交量为74274手,而昨日其成交量1182手,仅为首日成交量的1.6%;焦炭期货昨日成交量也为上市首日成交量的6.3%,市场交投的萎靡,与2009年钢材、PVC等新品种上市后的火爆反差极大。

      专家表示,大合约品种不活跃,一方面与门槛和成本较高有关,一方面也是因为期货行业上半年整体不景气,难以给新品种“提气”有关。如今两大交易所都对新品种做出了微调,也透露出要活跃这些品种的意图。

      

      市场重新审视“大合约”

      焦炭合约在调整后,以昨日焦炭期货主力合约1201的收盘价计算,在不考虑期货公司增加保证金的前提下,其入场门槛由之前的每手22300元降低至15610元。而日内交易的手续费也将减半。永安期货分析师赵智超表示,此举可以活跃品种,令资金关注这个新品种;在活跃品种的基础上,增加合约流动性,能吸引更多的产业客户参与。

      “合约交易单位不改变的话,这些手段的刺激作用不会特别大,”上海中期分析师黄慧雯表示,毕竟大合约本身还没改变,铅在降低了门槛之后,其成交量也没有太大起色,市场对大合约品种的接受还需要一个过程。

      南华期货研究所所长朱斌表示,当前中国期货市场中,个人投资者仍然是流动性的主要提供者,一个品种的合约价值在10万元左右的话比较合适,过大的话个人投资者参与积极性就会变小。

      “大合约的推出,应该有一个培养的过程,”朱斌表示,事实上,从天胶期货合约增大,市场依然保持活跃的表现看,原先市场基础较好的、资金参与积极的品种,逐步过渡到大合约就比较顺利。类似铜等本身就很大的合约,其流动性也不会因为散户减少而萎缩。“而新品种一开始就是大合约,可能会让一些资金进不来。”

      专家表示,上海大连两大交易所对新品种的微调,尚不能说明大合约改革将走“回头路”。市场预计,下一个新品种推出后所公布的合约设计,将是一个明显的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