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锐
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一个延续了多年的沉重话题日前又被带了出来。
在出席2011年夏季达沃斯论坛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向来自全球各国的政界与商界要人亮出了中国政府对债务危机围剿中的欧洲国家的友好态度:中国愿意扩大对欧洲的投资,但也希望欧盟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一时间,中国政府以“援救”之名对欧盟行“要挟”之实、以“金融与经济”之力寻求与西方国家的“政治利益”交换等国际舆论甚嚣尘上。也许是为了维护自身的“面子”和话语主动权,欧盟发言人随即站出来放话,称欧委会主席巴罗佐尚未就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做出任何承诺。
对于中国的诚意与热心,欧盟为何没有表现出积极的回应?
也许欧洲领导人对于中国政府提出的“有条件”援助感到有些不爽,但从策略或是战略的角度审视,中国扩大对欧投资实际是向欧洲投下了一张分量极重的信任票。中国此时加大向欧元区投资意味着是将自己与欧元区国家进一步绑在了一起,也在客观上纵深推动和强化了双方的经济依赖程度,无疑可大大缓解相关国家的债务压力并改善整个欧元区的金融与信贷紧张状况。资料显示,中欧贸易总额目前已达5000多亿美元,欧盟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而中国已上升为欧盟的第二大贸易对象;同时,中国的投资已经遍布欧元区27个国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中国与欧盟各国经济总量之比已由金融危机前的不到24:100上升到27:100,这也就意味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扩展,必将对欧洲国家产生更为明显的“后相关联”效应。而在中欧经贸关系日渐拉近的态势中,中国持有更多的欧洲债券无疑可以增强欧洲国家的信用基础,从而大大稀释其未来的债务压力与风险。
当然,国际上不少人对中国政府援助欧洲的“条件”有些不解,甚至以卫道士的身份对中国提出批判与指责,其实大可不必如此。的确,中国不是欧洲的“救世主”,而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发酵和违约风险不断提高的严峻情势下,中国愿意站出来充当“白衣骑士”,彰显出的是一个国家的勇敢与义气;尤其是中国饱受“非市场经济国家”之苦,无论是遭遇的反倾销还是各种非贸易制裁,中国在欧盟都成为“重灾区”。以心换心,在欧元区国家处于最艰难的时刻,中国出手相救并尽展诚意,而所希望得到的不过是“以朋友对朋友的关系”,于情于理都不过分。
退一步而论,即便中国以“援助”为条件来与欧盟承认市场经济地位作交换也不足为怪。2002年,欧盟承认俄罗斯市场经济地位,当时俄罗斯的经济市场化各项指标远低于中国,并且俄罗斯至今还不是世贸组织成员。欧盟之所以对俄罗斯如此“慷慨”,其重要条件就是俄罗斯在能源方面做出了重大让步,并最终让欧盟得到了稳定的能源供应。
但是,中国要想如同俄罗斯那样从欧盟那里得到“超级待遇”似乎并无可能。首先,欧盟自行拟订了评价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五条标准”,并且至今依然认为在金融与企业融资市场化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许多方面中国基本没有“达标”,因此,在欧盟看来,延长对中国“非市场经济国家”的认定合乎逻辑;其次,中欧近年来的贸易竞争态势有所增强,双方贸易摩擦呈现频繁与升级之势,特别是随着中国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创新与升级,欧洲对中国在其传统优势产业和新兴技术领域方面的“赶超”态势心生疑惧。在这种情况下,欧盟对中方的市场经济地位的承诺自然趋向更加谨慎与吝啬。第三,社会制度与体制的差异使得欧盟对待中国的信任度大打折扣,特别是在经济问题政治化的全球性生态中,中国的公有制经济制度以及资本与金融管制的行政化都被欧盟视为“怪胎”,除此之外,欧盟在人权、战略安全等问题上依然与中国存在着许多分歧,指望他们一下子消除对中国的偏见也很不现实。也正是如此,欧洲领导人对中国显示出了鲜明的矛盾与纠结心态:承认中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显著成就,却不认同中国机制和政策上的成功;重视中国作为重要贸易伙伴,却不接纳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身份。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按照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对于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定“在加入之日后15年内终止”。时光荏苒,白驹过隙。为了得到欧盟兑现“市场经济地位”的承诺,中国已经耐心等待了10年,自然也不缺乏再等5年的耐心。但是,“按期到来”和“提前承诺”的两种时差,带给中方的感受自然是判若天壤。
而在欧盟,说白了,“达标”与否的背后,其实更多的是地缘政治的考量,还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历史傲慢在隐隐发酵。
(作者系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经济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