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储备资产安全
离不开强大实力后盾
⊙胡月晓
在一些专家的眼里,中国目前超3万亿美元规模的外汇储备,似乎成了一坐“活火山”,随时都有可能爆发。似乎只有大幅度地削减储备规模,才能使“火山”安全。降低了外汇储备数量,自然也就降低了外汇储备资产发生损失的规模水平。但从货币本义上说,货币是财富代表,外汇储备也代表财富,只不过是以外币而非本币表示的财富。所以,笔者认为,以减少外汇储备规模来保证资产安全,根本上就是一个谬论。追求财富增长有错吗?对外汇储备资产安全管理追求的保值、增值,本身就包含了对财富数量增长的目标。因此,外汇储备的安全管理,是在不排斥外汇储备规模继续增长的前提下,对外汇储备资产结构、投资形式的动态优化。
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表明,一定规模的外汇储备对一国经济发展起着“定海神针”的作用。国人从中得到的启示是:增加外汇储备等于给一国宏观经济发展吃了“定心丸”!但任何事物都过犹不及,铆足了劲积攒外汇储备的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和广大发展中国家,这一回却伤在了巨额储备上。发展中国家尽管坐拥高额外汇储备,但在发轫于西方世界的金融危机,依然未能使我们幸免金融危机病毒的“传染”,中国坐拥巨额外汇储备依然“很受伤”。外汇储备资产的安全管理(实际上就是如何保值、增值),自然就取代外汇储备的数量管理,成了中国等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外汇储备管理的新重心。
事实上,只有美元的通货膨胀才能真正造成美元价值的毁损。另一方面,在汇率衍生产品交易发达的现代国际金融体系中,币种选择并不应成为外汇储备管理的核心内容。换言之,通过汇率交易消除汇率波动风险的套保目的并不难达到。外汇储备资产管理首要内容应是资产品种结构管理,而非币种结构,也不是资产持有主体结构。
当前,我国外汇储备资产过多集中于外币有价证券。在我国外汇储备资产构成中,比重最大的是各种政府债券和类政府债券(如“两房债”)。很不幸,无论欧元债还是美元债,在危机冲击下其市场价格都下跌了不少。除了债券,本轮危机中股票等权益类证券价格也下跌不少。对黑石的权益类证券投资,就是中国外汇储备权益资产价值贬值的一个典型。危机中有价证券价值无一幸免的状况,自然会让人得出外汇储备应更多转向实业领域直接投资(FDI)的看法。
无疑,大幅度提高外汇储备的对外直接投资比重,对中国的好处明显要比投资外汇有价证券多。投资外汇有价证券实际上首先是满足了外国融资的需求,主导权在外方,资金的使用权掌握在外方;而外汇对外直接投资,中国并无让渡资金的使用权,外汇对外直接投资因主导权在我,其经济之外的政治、社会影响更可进一步发扬。二战后在马歇尔计划的带动和影响下,美国对欧洲的大规模重建直接投资,对加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形成和发展,并借此树立了美国在西方世界中的领导地位,无疑“给力”多多。
当然,发展外汇对外直接投资要有坚强的实力作后盾。国际经济、政治形势的动荡,必然使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资产的安全形势受到严峻挑战。中国在利比亚庞大投资的安全问题,就是摆在面前的一个棘手问题。反观美国的海外直接投资,无论是“二战”后的马歇尔计划时期,还是新世纪,基本不用担心其对外投资的安全。因为全球游弋的航母编队和军事存在,构成了美国海外资产的安全保障。因此,中国在大力转变外汇储备资产结构,利用外汇储备拓展直接投资的同时,也不能忘了海外投资安全基石——以“航母”编队为代表的国防现代化建设。没有军事实力保障的海外直接投资发展,是一种“虚”的外汇资产多元化,一旦有事海外资产就会面临被冻结或扣押的危险,外汇储备资产的安全性仍然无法得到保障。
(作者系上海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