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专版
  • 4:财经新闻
  • 5:公司
  • 6:观点·专栏
  • 7:市场
  • 8:市场趋势
  • 9:开市大吉
  • 10: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1:专版
  • 12:广告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股市行情
  • 20:市场数据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焦点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市场
  • A7:基金·公司巡礼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人物
  • A11:基金·人物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海外
  • 天弘固定收益总监陈钢:债市反转机遇临近
  • 陈钢:淡泊名利,努力为老百姓赚钱
  •  
    2011年10月10日   按日期查找
    A10版:基金·人物 上一版  下一版
     
     
     
       | A10版:基金·人物
    天弘固定收益总监陈钢:债市反转机遇临近
    陈钢:淡泊名利,努力为老百姓赚钱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陈钢:淡泊名利,努力为老百姓赚钱
    2011-10-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涂艳

      ⊙本报记者 涂艳

      

      在股票和债券的跷跷板牛熊行情轮回中,不少原本做债券的投资经理们或被动或主动地离开了固定收益投资队伍。而拥有保险、券商和基金等多重经历的陈钢,9年间却始终没有离开这个他认为备具魅力的领域。

      陈钢,就职过华龙证券、兴业证券、银华基金及债市中盛名远传的中国人寿。在中国人寿的5年多时间里,他取得了“熊市不赔钱,牛市跑赢指数”的优良业绩。

      在中国人寿的光环下,又有着这般出色的成绩,普通人并不会轻易跳槽。“但郭总的理念吸引了我,‘稳健理财,值得信赖’这正是我所追求的。郭总说在基金业的寒冬要有创业精神,为广大老百姓赚钱,这也深深地吸引了我。”陈钢坦言。于是,他们志同道合,一起创业。

      在中国人寿任职时,陈钢管理的资产规模超过整个债券基金总规模,包括十多个大小账户,管理经验丰富。他加入天弘基金的初衷就是在债市做出成绩,为广大老百姓赚钱。淡泊名利, 把别人的钱当作自己的钱来管理,是他不变的信念。曾经他放弃了在银华基金的骨干职位,甘愿到中国人寿做一名普通员工,为的就是在中国最好的债券投资机构学习知识,提高自己的做债能力,如今学成归来,他又毅然选择了加入天弘基金,直接回馈更多的老百姓。

      在中国人寿的5年内,债券市场波动频繁,陈钢从一名普通员工做起,一年一个台阶,晋升为高级投资经理,锻炼出了敏锐的判断力和准确的决策能力。比如今年5月,陈钢判断市场将进入调整期而果断减仓,规避了大跌的风险。在他看来,做债不仅要走在宏观经济和各项指标的前面,而且需要看得准、判断快和下手狠。“而这都需要过往的经验和判断,以及较强的前瞻性,否则在容易一边倒的债市中,很难占得先机。”

      “基金做债券是挑战比较大的行业,首先整个债基规模相对较小,同时又随时面对客户的申购赎回压力,按每日净值计价。银行、保险多做配置,计提票面利率就行,可以保守一点,不需要价差、放大等手段。”陈钢表示。

      拥有多年券商债券投资的陈钢告诉记者,券商整体规模也不大,一家大券商投资的债券规模也就100亿,小的十几亿,但他们对利润要求比较高,一般会放大操作,以高收益的信用债为主,承受波动率的能力及灵活性都比基金要强。

      对于从大机构到小基金的陈钢,深知债券市场中信息及人脉的重要性,他坦言,天弘基金新的平台或正是创业的契机。“信息确实很重要,但能够克服。公司是重新变化后的一个新天弘。我追求稳健理财,值得信赖。”陈钢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