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亚太结构基金投资主管到香港中国股票和QFII基金投资经理,再到工银核心价值和工银全球配置QDII基金经理,丰富的投资经历让曹冠业形成了国际化的投资大视野和一套独特而稳定的投资理念。
作为目前国内少数几位既投资过海外市场又涉猎过A股投资的基金经理之一,曹冠业善于把握趋势、厚度与锐度相结合的投资风格,与拟将掌舵的工银瑞信主题策略基金“长短搭配、布局未来”的产品特点不谋而合。
主题投资与传统投资有何区别?主题投资能否在震荡结构市中持续稳定的长期业绩表现?对此本报记者采访了基金经理曹冠业。
曹冠业坦承,在现实生活中企业的好坏与宏观经济形势、融资贷款成本、技术研发、产品销售、净利润这些经营指标密切相关,而在股市中由一个个数字代码、技术图线、公告信息构筑的“Source Code”世界里,很多时候热点切换、题材概念涨跌常常无规律可循。他本人对于主题投资的理解在于:“立足于经济发展趋势性大主题和行业基本面研究,自上而下去寻找那些改变未来生活方式的企业。在这样深刻的主题之下去研究,深耕细作,精选个股,并坚持自己的判断。”
主题投资与热点炒作是两个概念
在很多人眼里,主题投资就是热点切换、行业轮动。曹冠业表示,这是对主题投资的误解。
“主题投资与短期的概念、题材、热点投资有着本质的区别。在牛市阶段,利好消息可能会刺激个股的持续炒作行情;但在目前的阶段看,国内依旧处于通胀高企以及资金紧缩的调控下,整个市场当中缺乏可以持续性炒作的热点题材,资金驱动下的个股行情只能是昙花一现。而主题投资则是和经济长期发展趋势和社会生活方式改变密切相关、挖掘趋势性成长主题的长期投资策略。”曹冠业说。
“在震荡阶段或结构市中,只有阶段性的机会或者局部性的机会,这考验的是基金经理波段操作能力、把握市场节奏的能力。我自己倾向于通过明晰趋势性方向,以合理价格买入并长期持有,赚大趋势主题下稳定成长类公司价值增长的钱。”
相关季报显示,在曹冠业担任工银稳健成长基金经理期间,基金股票周转率整体不高,且能够长期持有看好的成长股。
明晰方向 挖掘趋势性成长主题
在曹冠业看来,在经济转型期间较为准确的主题定位下进行投资会更为稳健。
“2008年危机以后为刺激经济政府开始大量放信贷,现在消除杠杆化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虽然估值比较有吸引力,但整个流动性不是太好。总体上判断,在这种大背景下市场机会还是以结构性为主。特别是在海外现在处在二次探底,至少是温和的二次探底过程当中,欧洲和美国增长放缓的态势可能会维持很长一段时间,这样拖累中国出口增长,传统的外贸和投资拉动增长方式难以为继。结合这些宏观经济走势,我们应该选择受到国家支持的、围绕‘十二五’规划和经济结构转型的主题投资机会,应该会有一些比较好的超额收益机会。”
“鸟巢是用一种名字怪异的新材料建起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上了风力、太阳能发电,我们越来越习惯于上微博”,曹冠业告诉记者,这些变化的背后都蕴含着伟大的投资机会,他坚信,在未来3到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几乎所有的投资机会都不会偏离这几个方向:新能源设备制造与运营、改善人类生活品质与体验的消费服务、新材料研发和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有异于那些转瞬即逝的一般市场热点,这四大方向所覆盖的行业里将有望诞生一批伟大的企业。
长短兼顾 “轻度”配置特殊机会
那么,如何在上述四个主题概念之间分配权重?如何在市场风格变化时对行业配置进行调整?
“如果能够分析出某家公司确实是好公司、有良好的成长性,你可以拿着。但是很多投资者,一两个月的波动就已经受不了了。”曹冠业分析,“选公司是长线。短期只能确定介入或者卖出的时机。未来主要的投资机会在更大概率上看,将会围绕目前的这四个深刻主题上,我们会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定义这个权重。”
除了上述长期趋势主题的把握外,曹冠业介绍工银瑞信主题策略基金还会“轻度”寻求一些事件驱动型的特殊机会,“除了真正的主题和热点外,A股市场还会有很多事件驱动的特殊机会,这需要靠基金经理对局部的嗅觉。比如不涉及内部交易的重组类,就是已经公告重组预案的一些公司,我们觉得从理论上还是会有超额收益。第二个增发相关的,目前很多上市公司已经出了增发预案,但是股票价格跌破增发价,或者是接近增发价,也会有一定的配置机会。”
曹冠业告诉记者,这五大投资主题的配置权重将根据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深浅来进行各有侧重的分配,其中像新能源运营,消费服务,新型材料及其上游资源等辐射范围较广、影响较为深刻、方向也更为明晰的主题,将给予稍高的权重进行配置,以使该投资组合获得一个稳实的基础。余下资产则分至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特殊机会。
跨越国内外的成功投资历练
做到“眼到、手到、独到”
记者了解到,拥有10年投资经验的曹冠业应该是国内公募基金业里少数几位既做过海外投资又在A股市场上均有不错表现的基金经理,并且在海外做投资时“是做非中国概念上市公司的投资,这些投资与中国公司没有什么关系。”
对于如何顺利实现两个市场的跨越,曹冠业笑言,在香港负责QFII投资时,他已经开始对国内上市公司有了较深入的研究,“海外上市公司的情况更为复杂,那时期投资经验的累积对我深入理解国内上市公司成长逻辑有极大的帮助”。
海通证券的研究显示,曹冠业在发掘市场主题和大类资产配置方面经验丰富,善于挖掘和把握潜力个股,并且以合理价格买入并长期持有。总体来看,曹冠业所管理过的两只基金都取得较好的成绩。其中,担任工银价值基金经理期间,该基金业绩在同类型221只基金中排名29位。担任工银成长基金经理,截至2011年8月19日,在同类型314只基金中排名70位。而且,工银成长基金过去半年(短期)、过去一年(中期)、过去两年(长期)统计区间内,业绩均处于同类型基金前30%的位置,显示出基金经理较为持续稳定的管理业绩。
■曹冠业个人简介
曹冠业,现为工银瑞信基金公司权益部投资总监,工银主题策略基金拟任基金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