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专版
  • 4:财经新闻
  • 5:公司
  • 6:观点·专栏
  • 7:市场
  • 8:市场趋势
  • 9:开市大吉
  • 10: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1:专版
  • 12:广告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股市行情
  • 20:市场数据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焦点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市场
  • A7:基金·公司巡礼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人物
  • A11:基金·人物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海外
  • 最新调查:基民四季度投“基”态度谨慎
  • 专家建议:猜底思维不可取 选基首看风控能力
  •  
    2011年10月10日   按日期查找
    A14版:基金·互动 上一版  下一版
     
     
     
       | A14版:基金·互动
    最新调查:基民四季度投“基”态度谨慎
    专家建议:猜底思维不可取 选基首看风控能力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专家建议:猜底思维不可取 选基首看风控能力
    2011-10-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姜鹏:
      勿被政策放松
      预期“蒙上眼”
      短期内通胀压力仍未减弱,寻求货币政策的放松有一定难度;此外,货币政策的放松与股市上涨行情的联动性并非完全一致,市场已预先透支的信息也许不能算是非常有亮点的信息。
      刘亦千:
      四季度市场
      有望成功筑底
      持续下跌之下市场进一步向下空间变小,长期投资机会已经到来,个人认为市场将继续维持震荡行情,随着通胀形势的好转和海外局势的企稳,四季度有望成功筑底,存在转机。

      时间:2011年9月29日14:00~15:30

      

      地点:中国证券网(www.cnstock.com)

      嘉宾

      姜 鹏 晨星(中国)研究中心 基金分析师

      

      刘亦千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基金分析师

      参与互动人数:4085人

      峰值访问数:2895人

      发帖数:472帖

      机会临近?

      游客92400问:风靡一时的分级债基近期也出现了大幅下跌的显现?该基金短期是否有反转可能?短期布局的时机大概在什么时候?

      刘亦千:分级债基出现大跌的背景是资金面持续紧张和债券市场的持续低迷。尽管长期来看债券市场的吸引力已经显现,但短期来看债券市场的整体性机会仍显不足,反转的可能性并不明显。短期来看,收益能够得以保障的固定收益类份额大幅折价,投资价值大增,值得关注。

      游客59324问:近期市场持续走弱,而ETF基金却连续四周净申购。对此您怎么看?ETF申购是套利资金所为还是预示着大资金已经进场?

      姜鹏:据统计数据,8月29日以来的四周ETF已连续受到投资者净申购,净申购总量达57.18亿份。从截取的ETF折溢价率来看,溢价套利操作的可能性不大;净申购份额数据显示已有部分大资金选择了此刻申购进场,但也不排除其二级市场再套现的可能性。另外,净申购总量仅占到2011年半年度末ETF份额总额的7.75%,投资者仍需注意这只是市场容量中的一小部分。

      游客82322问:近期债券基金遭遇不少的折损,避险产品也不是避风港了。您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一局面在四季度能否扭转?

      刘亦千:通胀高企、资金面的趋紧、债市持续扩容、经济下滑、城投债危机均对债券市场构成压力,但我个人认为经济的疲软导致低信用级别债券收益率大幅度上扬是债券型基金大幅折损的主要原因。这一局面在四季度在能否得以扭转还得看通胀的进程,但四季度债券市场已经是机会大于风险。

      游客69225问:如果市场发生转机,哪类风格的基金投资机会比较大?大盘、小盘、成长、消费,您比较倾向哪方面的市场机会?还是市场会有全面的反弹?

      刘亦千:如果因海外市场的以外好转带来转机,以大盘蓝筹风格市场机会将更为丰富,如果为了保增长而非控通胀而带来政策一定程度上放松导致的转机,小盘成长风格优势更大,如果是因为通胀得以控制带来的转机,市场将会有全面的反弹机会。

      姜鹏:考虑到近期市场走势及整体氛围,可以关注一些前期相对抗跌的基金,个人会关注风控较好、价值投资策略及操作一致的基金。个人认为不论市场如何取向,风险控制应该是投资者始终关注的要点。

      

      慎待风险?

      游客64302问:目前有一种观点认为,随着欧洲债务危机的升级,货币政策有放松的可能,股市也有可能会有一波行情。对此您的观点是什么?

      刘亦千:即使欧债危机升级,但在通胀和高房价的威胁下,为了确保民生,国内货币政策放松的可能性也不大。因此谨慎看待短期出现货币政策放松和因此产生的短期股市行情。

      游客996525问:目前杠杆基金溢价率都很高,这是否意味着机构对市场进入底部区域的观点比较认同?目前是逢低介入杠杆基金的好时机么?

      刘亦千:目前偏股分级基金整体上并未体现出明显的折价或溢价现象。其中偏股型分级基金中的杠杆份额出现大幅度溢价,但该现象的出现并不完全代表市场情绪,还可能是因为我国市场部分投资者对风险较强偏好和杠杆型基金本身的稀缺性导致。目前市场点位虽然较低,但在内外交困之下短期局势还不是很稳,杠杆份额的投资风险较大,建议投资者谨慎对待此投资机会。相反,部分固定收益类份额的收益即使在极端市场环境中收益也可以确保,同目前的高折价率进一步提升其投资价值,值得投资者关注。

      姜鹏:杠杆基金的高溢价率体现了投资者对杠杆基金的热情,一方面一些投资者会追逐高杠杆品种并实施抢反弹的操作手法,另一方面,从溢价率的计算层面也应该看到,高溢价率的杠杆基金主要集中于杠杆率已相对较高的基金,这样净值稍有下跌,杠杆基金的二级市场价格还未有所反应时,就会出现溢价率进一步走高的情况,特别在近期市场中尤其如此。此外,杠杆基金二级市场成交量相对全市场还是较小的一块。基于上述观点,也许有的机构对该市场底部有所认同,但不必然存在因果关系,从成交量数据看也只是一小部分市场行为。另外,个人对猜底的投资思维持保留态度。

      游客58005问:风靡一时的分级债基近期也出现了大幅下跌的显现?该基金短期是否有反转可能?短期布局的时机大概在什么时候?

      姜鹏:最近分级债基的大跌,一方面因为一些债券型基金的投资范围包括了近期下跌幅度较大的可转债、企业债及部分股票,另一方面分级债基的进取份额的杠杆比率也较大,加上二级市场的折价效应,整体表现不尽如人意。考虑到股债近期表现不佳,不建议预测短期反转来抢反弹,尤其是风险较大的高杠杆分级基金。

      

      是进是退?

      游客86492问:四季度的基金投资与此前比如三季度有何转变之处?基金投资最需要注意些什么?您推荐的投资策略是什么?

      姜鹏:从整体来看,个人认为市场还是维持震荡局面,不排除进一步下滑的可能性。而基金投资的关注点,首先还是基于投资者个人的投资策略,以市场趋势为导向的投资策略需要对经济形势和市场大势有所判断再去选择基金,而基于价值投资的基金投资策略,则需要关注基金风格与个人要求的契合度以及基金风格的稳定性。基于个人判断,会以资产配置为主要策略,以价值投资取向基金为主,配置相对会较保守。

      游客85443问:您认为“股债双熊”的状况四季度是否会延续?如果情况不容乐观,赎回基金是否是最好的选择呢?

      刘亦千:四季度仍然存在“股债双熊”的状况,但是目前股票市场点位已经处于历史低位,长期投资价值已经显现;债券市场的收益率的吸引力也已经非常明显。长期来看无论股市还是债市,获益的可能都大于亏损的可能,单纯因短期市场的不确定性赎回基金不是理性的选择。

      姜鹏:股市方面,上证指数自破2400点的整数关卡后正逐步逼近08年7月的前期低位,债市方面,除了国债市场,信用债市场也正呈现颓势,站在谨慎的角度,短期内也许难有明显改观。是否赎回基金,除了基于对市场的判断,也要结合投资者自身的风险偏好及其交易策略,真正的价值投资也许并不十分看重市场短期行为,而趋势投资则对市场表现更为敏感,另外风控永远是第一原则,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游客59225问:专家您好,我还没有持有基金,目前基金净值普遍偏低,请问是介入良机吗?

      刘亦千:基金净值的高低与介入时机完全没有关系,但考虑到随着大宗商品价格的回落将有助于我国通胀的回落,我国经济增速虽然出现一定程度的放缓但整体上依然强劲,且目前市场估计已经非常低,长期的投资价值已经显现,目前正是介入的良机。

      (本报记者 丁宁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