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融资
  • 11:上证零距离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资金·期货
  • A6:信息披露
  • A7:信息披露
  • A8:市场·观察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第一期2011铁道债
    12日招标
    财税部门“给力”支持
  • 期指阶段新低持仓见增
    多空博弈渐入高潮
  • 期指持仓量显著增大
  • 期指或将阴跌 保持空头思路
  • 上期所对违规者采取限制开仓措施
  • 黄金的真实价格
  • 债市“冰火两重天”
  • 九月跌幅创三年来新高 大宗商品四季度不乐观
  •  
    2011年10月11日   按日期查找
    A5版:资金·期货 上一版  下一版
     
     
     
       | A5版:资金·期货
    第一期2011铁道债
    12日招标
    财税部门“给力”支持
    期指阶段新低持仓见增
    多空博弈渐入高潮
    期指持仓量显著增大
    期指或将阴跌 保持空头思路
    上期所对违规者采取限制开仓措施
    黄金的真实价格
    债市“冰火两重天”
    九月跌幅创三年来新高 大宗商品四季度不乐观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九月跌幅创三年来新高 大宗商品四季度不乐观
    2011-10-1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黄颖 ○编辑 杨晓坤

      ⊙记者 黄颖 ○编辑 杨晓坤

      

      9月份以来,国际大宗商品大幅下跌,包括原油、基本金属以及前期强势的贵金属都大幅下挫,各品种纷纷创下金融危机以来的新低。

      最近几个交易日,商品出现超跌反弹,主要动力来自于相对改善的美国就业数据。但专家认为,欧债问题依然困扰市场,意大利和西班牙评级下调使后市难以乐观,四季度大宗商品或难以摆脱弱势震荡的格局。

      大宗商品上月跌幅创三年来新高

      9月份,欧债危机升级导致资金迅速撤离风险资产,从而使得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暴跌,创下2008年10月份以来单月最大跌幅。反应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CRB指数9月大跌逾13%,国内市场跟踪绝大多数上市商品平均价格表现的商品综合指数也下挫10%。

      经记者初步统计,伦铜9月累计跌幅近25%,纽约黄金跌幅达11.43%,纽约原油大跌10.82%,美黄豆跌幅为19.18%,美小麦大挫22.85%。国内的情况也不乐观,沪铜当月大挫近20%,沪金累计跌10.99%,橡胶大跌18.88%、大豆跌幅为9.88%。

      对于本轮大跌的主要原因,业内人士多认为,是受到宏观环境的利空影响。时富金融商品研究经理邵涛向记者表示,9月份,投资者对希腊债务违约的担忧加剧,这是本次商品下跌的起因。而美联储回避了市场的QE3期待,推出“扭转操作”作为替代。该方案只是让长期资金更加充足,并没有增加货币总量,最终成为商品下跌的催化剂。

      另外,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全球制造业PMI出现下滑,更加剧了全球经济放缓担忧,亦成为商品下跌的内因。

      四季度商品走势不容乐观

      相对改善的美国就业数据令最近三个交易日商品出现超跌反弹的走势,但专家称,欧债问题依然困扰市场,意大利和西班牙评级下调使后市难以乐观。实际上,大宗商品走势与全球经济环境紧密联系,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商品价格问题。目前,欧洲债券问题依然悬而未决,而且后期真正解决的难度非常大。

      邵涛表示,“短期技术修正以及欧元区出台‘救市’措施预期,或刺激商品实现小幅反弹,但根本性问题没有解决。10月西班牙和意大利还有大量债务到期,商品未来仍将受制于宏观面的影响。10月份利空因素难以根本改善,在没有实质性的利好刺激的背景下,商品下跌之后预期将以弱势震荡为主。”

      展望四季度,上海中期分析师李宙雷认为,欧债危机的阴影将持续对全球大宗商品市场构成压力,希腊债务违约的风险依然较大,如果后期发生违约的话,那么全球金融市场将剧烈震动,届时商品价格或将再下一个台阶。

      目前,资金正从欧洲、亚洲等地回流美国,美元上涨将持续依然是大概率事件,在此背景下的大宗商品价格将继续遭受抛压。而拯救商品价格的动力——消费,目前看来没有任何转好的迹象;全球收紧流动性以对抗通货膨胀的阶段虽然接近临界点,但是再度放开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因此目前也不存在因货币价格问题导致商品价格再度上涨的条件。国泰君安期货分析师周小球表示,基于以上判断,预计第四季度大宗商品价格继续探底的可能性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