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融资
  • 11:上证零距离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资金·期货
  • A6:信息披露
  • A7:信息披露
  • A8:市场·观察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银河证券:
    技术性反弹可期
  • 文化行业迎来政策利好
    多家券商力推传媒板块
  • 股指延续震荡 行情慢慢好转
  • 在估值底区域寻找市场拐点
  • 最新评级
  • 基本面不会有大变化
  • 行业报告
  •  
    2011年10月11日   按日期查找
    A8版:市场·观察 上一版  下一版
     
     
     
       | A8版:市场·观察
    银河证券:
    技术性反弹可期
    文化行业迎来政策利好
    多家券商力推传媒板块
    股指延续震荡 行情慢慢好转
    在估值底区域寻找市场拐点
    最新评级
    基本面不会有大变化
    行业报告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股指延续震荡 行情慢慢好转
    2011-10-1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国元证券 康洪涛 ○编辑 杨晓坤

      ⊙国元证券 康洪涛 ○编辑 杨晓坤

      

      国庆长假期间,全球股市呈现先抑后扬,总体波幅较小。本周一A股市场动荡空间不大,但还是延续了向下的走势,个股反弹动力不强,沪市成交量进一步缩至400亿元。

      海外方面,惠誉下调意大利与西班牙债务评级抵消了美国9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幅超预期的利好影响。国内方面,市场依然受到通胀、货币政策以及新股扩容等方面的压力。本周,我们很难判断市场能否迎来反弹,市场的热点也只在为数不多、轮换迅速的个股行情上。按照当下的环境来分析,投资者不可对反弹高度寄予过高期望。

      近期行情仍震荡

      市场在近期延续震荡的可能性较大,个股在逐渐分化中找不到持续热点。近期投资者可以关注以下三个因素的市场影响。

      第一,我们从9月PMI(9月PMI为51.2%,较8月上升0.3个百分点)数据来分析,9月PMI指数升幅大幅低于历史均值,显示经济增长下行风险有所增加。但是在目前风险尚不明确的情况下,近期出现政策转向的可能性仍然不大,货币政策在一段时间内仍将维持在目前的偏紧政策不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超跌后出现的机会基本为结构性的。

      第二,国庆长假期间未出现黑天鹅事件,股市、债市、期市整体表现平稳,其对A股的影响弱化。长假期间全球股市呈现先抑后扬,基本收复失地。美国三大指数累计均小幅上涨。总体上看,外盘警报暂时解除,外部负面影响逐步消化,不排除A股出现技术性反弹。

      第三,资金面依旧紧张。温州等地泛滥的高利贷问题、9月考核关键期银行资金逆势流出以及银行为了吸储提出高达千分之六的高额日息,都从侧面说明了市场资金的紧张程度。

      此外,根据预告,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幅高于上半年的公司只有459家。由此看来,上市公司三季报业绩继续下滑无可避免。

      行情将逐渐好转

      既然震荡将成近期市场常态,那么行情能否在逐渐下跌和超跌中逐渐好转呢?市场内部因素出现的新变化能否加大市场底部成立,并反复涌现结构性机会呢?

      一方面,9月份以来,已经有近40家上市公司大股东开始不断增持自家股票,尤其以宝钢等大型央企为主。根据A股以往的运行规律来看,大股东“增持潮”的出现往往意味着市场在构建结构性底部,虽然市场在苦苦挣扎中,但逐渐好转的气息越来越浓。

      另一方面,银行和地产股在本次大跌后,逐渐酝酿反弹动力。地产方面,虽房价不调则政策难松,但开发商主动调整价格的动力不足,因此价格下行空间暂时不大,相关公司业绩仍可期待。尤其是销售爆发性增长的龙头公司,以及具有保障房主题和商业地产概念的公司等近期都在底部放量,说明市场的内在动力逐渐在凝聚。

      银行方面,上市银行业绩增幅大大超过此前的市场预期,显示在今年上半年信贷紧缩的严峻考验下,上市银行仍然实现了利润的高速增长。从市盈率看,截至目前,整个银行板块的平均市盈率在7倍左右,甚至低于国际市场同类板块指数,具有足够的安全边际。故此在下跌后出现的企稳反弹的新动力成为必然。

      综合以上因素,投资者首先要认清近期市场延续震荡的事实,在结构性行情中的个股分化中把握波段投机机会,但需注意时机和频率的把握;其次,市场底部构筑需要时间,在这一背景下,市场热点可能逐渐向防御性和成长性板块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