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恩泽
几个月前,当德国今年第一季度以高达6.1%的经济增长率傲立欧洲大地时,人们还在为德国经济在工业化国家中一枝独秀而欣喜。如今,这种欣喜却已变成了叹息。来自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表明,德国二季度GDP仅比第一季度增长0.1%,德国经济增长突然停滞,全世界为之错愕。
德国经济曾经的高增长,无疑是缘于出口的高增长。相比奥巴马高调倡导美国提振出口,人口仅为8200万、行事一贯内敛的德国,却不事张扬地保持着全球第二大出口国的地位。在过去10年里,这不仅为德国带来了巨额经常账户盈余,还为德国经济贡献了三分之二的增长。依托实业经济抵御金融危机的冲击,意味着德国经济正在走正道。相比而言,美国就有点“歪”,美国靠“背债”发财,走债务经济的道路,向外输出流动性,利用美元贬值赖债而自肥,这是损人利己的小人做派。
德国对外贸易仰仗于雄厚的实业经济,即专业的制造业和汽车品牌。生性守时守法尊重权威、善于完成规定动作的德国人严谨认真,注重质量,创造了精湛的制造业,以数控机床为支撑,产品精准、耐磨,尤以汽车品牌见长。
出口带动就业。德国似乎有理由保持乐观:在最近的经济衰退中,美国的失业率从2007年的4.6%攀升至2011年的 9%,而德国同期的失业率却从8.5%降至7.1%。自 1992年以来德国失业人数首次少于300万。
作为二战的战败国,德国一直小心翼翼地夹着尾巴做人。也许是因为战败而降,德国人被剥夺得太彻底,被羞辱得太无情,被出卖得太赤裸,日耳曼民族骨子里那种狂野和极端,潜意识中的自卑和傲慢,凝聚成卧薪尝胆、复兴图强的精神动力。
过去10年间,德国的竞争力(按单位劳动力成本衡量)提升了20%,而欧洲弱国的竞争力则原地没动。这不仅使德国公司在全球市场的竞争中击败了其他欧元区国家,而且使德国出口商在向欧洲其他市场出口时占据了优势——这些市场占到了德国总出口的60%。
多少年来,欧洲一直以英、法、德为轴心,但英国因为没有加入欧元区,在欧盟的影响力日渐式微。法、德“情侣联盟”曾红火一阵,但法国对外政策左右摇摆,在欧盟的地位也江河日下,这就让德国脱颖而出,成为事实上欧盟的领头羊,德国在欧洲的作用越来越大。从拯救希腊债务危机即可看出,开始默克尔政府拒绝出钱救助希腊,欧洲银行一筹莫展,后来柏林的态度有了松动,救援希腊方案才得以通过。如今欧盟的任何决策都有德国的影子,法国一位前外长多少有点哀怨地感叹,“德国已找到了作为欧洲老大的地位”。
欧洲荣景或将结束于美丽的意大利海滩,抑或巴塞罗那梦幻的古典吉他声。当《金融时报》、《经济学人》、《华尔街日报》连篇累牍地以抒情式文字,哀悼华丽欧洲的终点时,没有人认为欧元区危机会来自德国。但眼下危机的阴影正向德国袭来。
最近几个月,德国的经济数据着实令人心寒:5月出口仍上升4.4%,6月已掉头下跌1.2%;7月企业信心指数急降至近9个月低位,投资者情绪指数是2009年1月以来最弱;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上月下跌至52点,是2009年10月以来新低;作为“工程为本”经济体的重要指标,6月份工程订单按年仅升1%,比5月份的21%升幅大幅收窄。
表面上看,是德国弃核计划拖累经济增长,以出口为导向的德国制造业8月下滑至两年来最低谷。由于对外能源依存度突然增大,今年第二季度德国贸易首度出现逆差,吞噬了整体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对未来因为能源价格上涨而引发通胀的预期使人们消费欲望受到抑制,今年二季度德国个人消费下降了0.7%。又使德国经济面临内需不振的窘境。
而实质上,既身处欧元区,被欧元所捆绑,德国人要想独善其身,根本就是天方夜谭。当初建立欧元区,怀抱一荣共荣的宏伟设想,如今希腊债务危机引发欧债危机,一损俱损也是情理之中。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更何况四周已是烽火连天,有的地方快成了焦土。
德国已无回天之力救助欧洲,也难以孤芳自赏。全球经济面临二次探底的危机,欧美国家债务丛集,新兴国家通胀压力增大,各人自扫门前雪,没有来自全球的大量订单,以出口为主导的德国经济难以为继,暂时也难走正道。
不过,有道是“人间正道是沧桑”,一个国家的经济繁荣昌盛,最终还是要靠实业经济来支撑,要靠踏踏实实的国民劳作。德国虽然遇到暂时的困难,但如果始终不渝地恪守实业兴国的观念,不抛弃,不放弃,坚持走正道,德国还会是欧洲的希望。
(作者系晶苏传媒首席分析师,财经媒体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