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恩泽
依据法国和比利时政府稍早时候在布鲁塞尔达成的拆分协议,受到欧债危机困扰的德克夏银行活生生地被“肢解”了。这个曾经的全球最大城市银行在欧债危机中第一个倒下,昭示着主权债务和银行业风险之间存在着密切关联,欧债危机正从主权债务倒回银行业。欧洲银行业倒闭潮势在难免,并正严重威胁着全球经济。
三年前,在德克夏银行陷入金融危机风暴时,曾接受了欧洲三国政府的联合救助。但在三年时间里,德克夏银行一直没有解决自身结构性问题,最终导致它在此次欧债危机中再次陷入泥潭。
总部在布鲁塞尔的德克夏银行成立于1996年,由法国公用银行、比利时信用合作银行和卢森堡国际银行合并而成,是实力和财力雄厚的跨国企业,其长期债务获得标准普尔AA及穆迪投资AA2信用评级。然而,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由于它是向地方市政部门提供长期信贷的金融机构,自有资金不足,不得不从市场大量融资。
2008年金融危机使欧美金融市场遭到严重冲击,过度依赖外国市场融资的德克夏银行很快陷入资金短缺的困境,不得不向法国、比利时和卢森堡三国政府申请救助,三国共向它注入64亿欧元流动性,德克夏银行暂时躲过一劫。
但三国政府的救助只是“杯水车薪”,德克夏银行的结构性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2008年后,部分欧洲国家暴露出高债务高赤字的问题,陷入财务困境。为维护欧洲金融业稳定,欧洲银行业迅速参与到筹钱买债券、救助重债国的行动中来。截至今年6月底,德克夏银行持有希腊及其他欧元区周边国家债券950亿欧元,折合人民币8300亿元。
然而,欧洲债务危机久拖不决,希腊等重债国的情况持续恶化。由于近阶段国际金融市场大量资金回流美元,使欧元地位更加脆弱。9月的美联储议息会议没有推出市场所预期的QE3,美元走弱的利空落地;另一方面“卖短债买长债”的扭转操作,使得短期美债的收益率提高。两种因素叠加至美元避险效应大增,使得欧债危机雪上加霜,主权债务风险迅速向银行业传导,德克夏银行的流动性状况随之急剧恶化,融资能力大打折扣。10月4日,不堪重负的德克夏银行不得不被拆分。
三年前,是欧元区各国政府为本国银行业危机买了单,埋下了债务危机的伏笔,如今经济上已是千疮百孔的欧元区重债国,又通过市场融资,将风险导回了银行业。
德克夏银行关门大吉只是欧洲银行业倒闭潮的开台锣鼓,巨大的风险敞口令放款人望而却步,不得不捂紧钱袋,银行的日子更加难过。而欧债危机又进一步降低了银行业融资能力,导致资金链断裂。据估计,欧洲银行业对希腊、爱尔兰、葡萄牙和西班牙四国的主权债务风险敞口为3440亿欧元,对这四国的全部债务风险敞口则高达3.27万亿欧元,如此惊人的资金窟窿实在是很难填充。
因此,就像当年雷曼兄弟的破产是全球第一轮金融危机的信号一样,德克夏银行倒闭,很有可能是全球第二轮金融危机爆发的序曲,金融危机有可能再次爆发。
全球金融体系经过几百年的构建、整合,已经表现得十分“完备”,设计出无数令人眼花缭乱的金融衍生品,把金融泡沫包装成华丽的财富,任何一个跨国银行都有可能把自己的风险毫无保留地传导给其他银行,就像击鼓传花的游戏一样。欧洲几个主权债务国发行的国债虽然只是在几个欧洲银行销售,但这些银行已把到手的债券打包证券化,转卖给更多的银行,通过几次易手倒卖,几乎所有的欧美各大银行都在“分享”风险。
由于现代金融体系开放式的设计,风险可以在毫无防火墙的背景下自由传导到所有的银行,一旦出现类似欧债危机这样的问题,势必引发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德克夏银行倒闭还说明,在没有解决债务危机之前,任何想救助一个垂危的银行的尝试,都只能是舍本求末之策。
美国当时在次贷危机时,通过政府入股几家大银行暂时性地缓解了危机,并且在危机结束之后,几家大银行处理了坏账,政府又赎回了股份。现在欧元区国家也想效法美国当年的做法,由政府暂时回购问题银行,将有毒资产打包承揽过来。但是,目前欧洲面临的问题和当时美国的问题不一样,如果欧债危机全面爆发,欧洲要倒下去的银行远比美国多,想救助难免顾此失彼。
既然单凭欧洲自身的力量无法解救欧债危机,那就需要欧洲以外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协力解救,但在眼下经济增速缓慢的情况下,各人自扫门前雪尚且勉为其难,哪个国家愿意学雷锋呢?弄不好还会把自己也“搭”进去。
再说,欧盟始终缺乏高度的执行力,形不成权威,讨论救助重债国的方案,七嘴八舌。眼下,德国就是个“顶门杠”。虽然德国宪法法庭裁定欧洲金融稳定安排(EFSF)符合宪法规定,但同时宣布除非得到德国联邦议院的批准,否则不得再提供援助。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欧元区前景叵测。
(作者系晶苏传媒首席分析师,财经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