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特别报道
  • 5:观点·专栏
  • 6:公司
  • 7:市场
  • 8:市场趋势
  • 9:开市大吉
  • 10: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1:信息披露
  • 12:圆桌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69:信息披露
  • 70:信息披露
  • 71:信息披露
  • 72:信息披露
  • 73:信息披露
  • 74:信息披露
  • 75:信息披露
  • 76:信息披露
  • 77:信息披露
  • 78:信息披露
  • 79:信息披露
  • 80:信息披露
  • 81:信息披露
  • 82:信息披露
  • 83:信息披露
  • 84:信息披露
  • 85:信息披露
  • 86:信息披露
  • 87:信息披露
  • 88:信息披露
  • 89:信息披露
  • 90:信息披露
  • 91:信息披露
  • 92:信息披露
  • 93:信息披露
  • 94:信息披露
  • 95:信息披露
  • 96:信息披露
  • 97:信息披露
  • 98:信息披露
  • 99:信息披露
  • 100:信息披露
  • 101:信息披露
  • 102:信息披露
  • 103:信息披露
  • 104:信息披露
  • 105:信息披露
  • 106:信息披露
  • 107:信息披露
  • 108:信息披露
  • 109:信息披露
  • 110:信息披露
  • 111:信息披露
  • 112:信息披露
  • 113:信息披露
  • 114:信息披露
  • 115:信息披露
  • 116:信息披露
  • 117:信息披露
  • 118:信息披露
  • 119:信息披露
  • 120:信息披露
  • 121:信息披露
  • 122:信息披露
  • 123:信息披露
  • 124:信息披露
  • 125:信息披露
  • 126:信息披露
  • 127:信息披露
  • 128:信息披露
  • 129:信息披露
  • 130:信息披露
  • 131:信息披露
  • 132: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焦点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特别报道
  • A7:基金·焦点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圆桌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专访
  • A16:基金·人物
  • 利率市场化的两难纠结
  • 任期内预算硬约束应与地方债同步
  • 着眼点在推动
    地方财政体制重大改革
  • 中国进入了“全民焦虑时代”?
  • 外论一瞥
  • 日本金融避险天堂地位难再
  •  
    2011年10月24日   按日期查找
    5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5版:观点·专栏
    利率市场化的两难纠结
    任期内预算硬约束应与地方债同步
    着眼点在推动
    地方财政体制重大改革
    中国进入了“全民焦虑时代”?
    外论一瞥
    日本金融避险天堂地位难再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外论一瞥
    2011-10-24       来源:上海证券报      

      ■外论一瞥

      《经济学家》10月22日社论

      别让对准金融风险过度的矛头

      转向全球化

      被“占领华尔街运动”所激发的人们都充斥着对国家经济、穷人待遇和银行贪婪等现状的不满情绪。过去,对于西方政治家和经济自由主义者来说,要驳回这类受误导的边缘愤怒是简单的。例如,西雅图上一次针对世贸组织的反抗就是无理性的。因为他们试图通过保护主义来让新兴世界贫穷。但这次不同国家的反抗者有不同的目标,而对富人征收更高的税负和对金融家的厌恶,是所有抗议的核心。

      这次抗议,源于深层的委屈和怨恨。年轻人从长期来看面临着更高的税负、更少的福利和更长的工作时间,迫在眉睫的困难则是房价高昂、信贷困难、就业机会稀少。在西方国家,仅有德国、荷兰和澳大利亚失业率是个位数,其余国家均达两位数。不仅年轻人感到困窘,中年人也面临着收入和养老金下降的难题。老年人则眼见着通胀不断侵蚀着他们的储蓄。而在这同时,银行家却收获着巨大红利。

      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声称自由市场将创造繁荣,但许多选民现在却感到他们得到的是债务助燃的资产泡沫,正身处在由金融精英策划的经济假象中。用反抗者的口号说,就是“为了1%的人利益牺牲了99%的人的利益。”

      令人担忧的是,政治家们似已有点慌乱了。夹缝中的奥巴马总统很可能会认真考虑对中国及其货币发威。更勇敢的政治家则将着手两件事:第一是快速解决愤怒的起因,缓解欧元危机的可靠方法将是一个开始,更广泛的则是推动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确保富人在遵循经济规律的原则下支付他们的部分;第二是告知真相。最大挑战是防范将对金融风险过度的合理批评转为对全球化的无理攻击。

      (贺艳燕 编译)

      《莫斯科时报》10月19日文章

      由欧洲央行买四国债券是个好办法

      世界正迅速进入经济混乱时期。2008年至2009年为失败的银行和公司注入成百上千亿美元、英镑、欧元的政府现在也麻烦重重。在欧元区,一些成员国的财政失调已挑起了一场深远的债务危机。在美国,定量宽松没有带来增长复苏。

      但情况也并不都如此黑暗。欧元区作为一个整体,2010年债务占GDP的比例为64%,其中,欧盟投资者持有74%的债务。因此,这些债务可以被视为“国内的”而非国际的。所以,情况虽很困难,但并不是无望的。

      人们之所以感到无望,是因为在如何解决问题上没有达成共识。好的方法是由欧洲中央银行购买四国债券,这将同时解决多个关键问题。这样,欧洲中央银行就能将债券转变为再融资率为0.25%的10年期债券,这就为负债国家减轻了还债压力,有利于他们恢复经济。当然,所有措施都应伴随着欧元区内共同的财政政策原则以及限制资产泡沫上升的措施。

      今天,欧元区拥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工具,那就是欧洲中央银行,它必须尽快且有效地解决欧元区负债四国的问题。很多人担心通胀,但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在1945年至1975年的“辉煌30年”中,法国和前西德的年均价格增长分别达4.6%和3.9%,但经济实际增长达5.1% 和 6 %。

      经济历史的每一阶段都创造着自己的规律和需求。今天,增长和就业再次重于价格稳定。我们该选择简单的解决方法而不是流于表面、看似复杂的方法。现在的不确定性也让人们对作为后主权世界最大希望的欧元区产生了怀疑,单为这一个原因,我们就应不惜一切来保护它。否则,我们不仅会见证一场深远的经济危机,还会看到政治虚夸的复兴。

      (作者系俄罗斯智库后工业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弗拉季斯拉夫·伊诺泽姆采夫 贺艳燕 编译)

      《日本经济新闻》10月19日社论

      如何确保70亿人的粮食

      据联合国推算,世界人口到10月31日将达到70亿人。联合国为此列举了贫困与不平等、环境问题等各国应合作克服的七大课题。最迫切的是,如何确保70亿人的粮食问题。

      世界人口1987年超过50亿人,1998年突破60亿人,之后的13年间又增加了10亿。在人口增加的同时,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国家的食品生活日渐丰富,这也导致了粮食需求的增加。食用肉类增加,也用掉了大量谷物饲料来饲养牛和猪。据美国农业部的调查,主要谷物消费量在1987年到1998年之间增长了12%,但从1998年至今新兴国家经济加速的这段时间里,其增长率是之前的两倍即24%。今后人口增长会趋缓,会出现全球性高龄化。但粮食需求会因为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而超过人口增长。亚洲和非洲也有必要提高农业生产率,确保供给。

      联合国所指出的贫富差距等问题,会使粮食问题变得更加严重。营养不足的饥饿人口将接近10亿。从全球看,即便大米和小麦供给足够,如果价格飙升,那么在经济实力较弱的发展中国家,饥饿人口也会增加。玉米等谷物的价格与2000年相比已增加了2倍以上。发达国家的金融缓和导致投机热钱很容易流入期货市场。人口增加主要集中在非洲和西亚等发展中国家。在这些地区,如果不能解决经济发展和地区内部贫富差距的问题,那么粮食问题也解决不了。政局动荡有可能再次导致原油和农作物价格飙升。

      (梁宝卫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