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黄蕾 ○编辑 于勇
股市的深度调整,结束了保险机构借股市大赚一笔的美妙时刻,保险业集体陷入浮亏激增的窘境。本报记者近日从市场一线采访获悉,为保住盈利战果、应对偿付能力吃紧,保险公司各出奇招,而一个并不被公众所熟知的“财务再保”竟成了他们“平滑”利润、拉升偿付能力的一大工具。
融资渠道有限
“保盈”是今年保险业面对的共同难题。股债双杀致投资浮亏,业务发展消耗资本金,多个因素的叠加让保险公司承受着前所未有的盈利压力。
与之相伴的,还有难以回避的资本束缚。尤其是更依赖于投资的寿险公司,偿付能力濒临监管“红线”的机构数量与日增多。就连过去偿付能力非常充足的一些大公司,如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等也都出现了偿付能力快速下滑的势头。
尽快制定融资方案,成了眼下一些险企高管的使命。具体来说,发行次级债、股东增资、公开/定向增发是国内保险商常用的融资途径。伸手向股东要钱,本是无可厚非,但眼见砸下去的巨资久久不见回报,股东注资这条融资途径的成功率日渐降低。
相对中小险企,作为上市公司的保险三巨头本可指望“公开/定向增发”。“虽有想法,但执行难。”一家保险巨头内部人士直言不讳,一来,目前公司股价被低估,卖个好价钱难;二来,市场很弱,能不能融到钱还是一回事。
雪上加霜的是,次级债门槛也被抬高。保监会近日发布《保险公司次级定期债务管理办法》,收紧了发债门槛。“今年前三季度,已经有一批保险公司发行了次级债,次级债仅短期缓解偿付压力,且我们预计保监会短时间内很难连续批准一家保险公司大量次级债额度。”一位业内资深人士道出了目前部分保险公司的融资压力。
“财务再保”胎动
无奈之下,部分中小险企采取直接控制成本、削减费用的做法。但这一方式仍是杯水车薪。于是,一个曾在国外颇为流行的利润调节工具——“财务再保”进入了保险商的视线。
“据我们了解,今年会有一些保险公司会考虑采取这个手法。”一家中小险企负责人告诉记者,和传统再保险一样,财务再保也是保险公司转移风险的工具,只是更侧重于分担财务风险,其优点在于能实现一般再保险不能达到的目的,能够兼具“风险转移”和“财务安排”的功能。
多位保险公司再保部人士为记者详解了这一工具的被使用现状。
“在财险公司中常见的方式是:将今年的部分保费收入分给再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之后再将扣除佣金(手续费)后的保费返还给财险公司。这样一来,财险公司在一段时间内的偿付压力将会减轻。利润调节可以有很多种方法,但减轻偿付压力,财务再保是较直接且有效的方法。”
相比多是短期险的财险公司,长期险占主流的寿险公司看重更多的是,这一工具的“利润提前释放”作用。即寿险公司将未来几年的保费收入分给再保险公司,而再保险公司将其贴现成一笔资金付给寿险公司,助其实现当期盈利的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财务再保这一新生事物的胎动,也引发了越来越多的争议。业内担心的是,财务再保这一财务工具会被滥用,即再保险公司只是将利润提前支付给直保公司,而承担很少甚至没有的风险,如果是这样,那这一工具形同借款合同,保险公司只是出于“粉饰”报表的目的,对于保险公司自身也是一种伤害。
国际保险界有这样一个比喻,“风险转移”和“财务安排”好比天平的两端,财务再保在其中寻找的是一个平衡点。如果财务再保过多偏向“财务安排”,就会演变为“纯粹的资金转移”工具。因此,业内人士建议,在我国财务再保还处于萌芽期时,应建立一个合理的利用机制,进行有效约束,防止其被滥用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