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价值
  • 11:专版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三季度防御能力失灵 基金经理反思投资失误
  • 去投资化还原楼市真相
  • 每日关注
  •  
    2011年10月28日   按日期查找
    A1版:市 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A1版:市 场
    三季度防御能力失灵 基金经理反思投资失误
    去投资化还原楼市真相
    每日关注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三季度防御能力失灵 基金经理反思投资失误
    2011-10-2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郭素 ○编辑 梁伟 张亦文

      三季度防御能力失灵

      基金经理反思投资失误

      ⊙记者 郭素 ○编辑 梁伟 张亦文

      

      对基金来说,三季度是一段黑暗的日子。市场自7月以来一路阴跌,上证综指屡屡创出年内新低,各细分板块基本无一幸免。在泥沙俱下的市场风暴面前,基金防御能力集体失灵,三季度偏股型基金净值增长率全线折损。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标准股票型、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净值平均跌幅都在10%以上。

      “对于基金净值损失严重,我们深表歉意。”在新近披露的基金三季报中,不少基金经理纷纷对三季度的投资操作进行回顾与反思,并向投资者致歉。

      东吴嘉禾优势精选基金如此回顾了投资心路历程:我们认为物价拐点出现,经济政策拐点也将出现,在估值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不大;虽然8月份以来,外围市场表现极差,但是我们判断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宏观放松的可能性更大。所以本基金在三季度保持了较高的股票资产配置比例,并配置了部分政策转向可能受益的板块。但是,实际情况出乎预料,由于物价居高不下,宏观经济政策没有出现预期中的转向,货币政策反而加码,不断紧缩的政策导致社会资金日益紧张,高利贷崩盘不断出现、资本市场股债双杀,股票价格一跌再跌,市场陷入绝望的状态,股票已经不分好坏,只有现金可以防御风险。

      除对国内持续紧缩的货币政策判断失误外,欧债问题也成为基金普遍提及的绊脚石。“三季度,国际上欧美金融危机余波不断,标普下调美国评级导致全球股市雪崩,本人对国际经济知之甚少,确属始料未及。”新华优选成长基金经理在三季报中直言。长盛动态精选基金也表示,三季度全球金融危机的后遗症更加严重,黑天鹅事件频发,其对欧债问题对市场的影响估计不足,导致基金净值受损。

      在反思的同时,不少基金对三季度投资操作的失误向持有人致歉。北京一位基金经理坦言,“本基金对市场下跌幅度判断过于乐观,仓位过重,特别是对周期股未大幅减仓,造成基金净值损失严重,深感愧疚。” 另一位基金经理也表示,“重点放在了行业选择和股票精选上,而忽视了短期系统性风险,仓位一直较高,导致净值下跌较多,十分遗憾。”

      而沪上一位基金经理也表达了希望与持有人共进退的态度,“虽然我们无法预计市场的底到底在哪里,但在寒冬中,我们也想通过勤勉努力以减少冻伤面积,并期待春天来临的时候,尽量弥补投资者在寒冬中所忍受的痛苦和损失。”

      事实上,面对三季度市场普跌的系统性风险,即使对市场有一定谨慎预期的基金也无法避免净值下跌的尴尬局面,对此,不少基金纷纷表示“遗憾”。

      汇添富蓝筹稳健基金表示,“本基金对下半年投资环境面临的困难有一定心理预期,因此在三季度操作上采取了一系列较为有效的策略,使得本基金在三季度获得较明显的相对收益。但是市场持续阴跌,结构性机会难觅,使得仓位控制成为唯一有效的投资策略,基金净值在严峻市场环境下还是遭受了一定的损失。”

      “股债双熊,投资者无处可逃,唯一赢家似乎就是直接融出资金的投资者。” 博时特许价值基金的感叹更显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