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焦点
  • 5:人物
  • 6:人物
  • 7:人物
  • 8:人物
  • 9:观点·专栏
  • 10:公司
  • 11:市场
  • 12:市场趋势
  • 13:开市大吉
  • 14: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5:圆桌
  • 16:数据
  • 17:数据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特别报道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专访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海外
  • 天治基金:紧跟政策走向 谨看反弹高度
  • 跳出“赌徒谬误”去投资
  • 警惕《华尔街》戈登式的贪欲
  • 从“墨守”到“墨攻”
  •  
    2011年10月31日   按日期查找
    A11版:基金·投资者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 A11版:基金·投资者教育
    天治基金:紧跟政策走向 谨看反弹高度
    跳出“赌徒谬误”去投资
    警惕《华尔街》戈登式的贪欲
    从“墨守”到“墨攻”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天治基金:紧跟政策走向 谨看反弹高度
    2011-10-3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婧文

      ⊙本报记者 婧文

      

      上周A股市场放量大涨,全周沪深300指数上涨8.02%,中小板指上涨7.94%,创业板指更是大幅上涨9.19%。在天治基金宏观策略分析师寇文红看来,上周A股强势反弹主要是国内外的政策性利好密集出现造成的,但货币政策并未实质性放松,未来风险尚存,对于反弹高度不宜过于乐观。

      寇文红表示,从10月23日开始,欧盟峰会与欧元区峰会在布鲁塞尔开幕,法德两国领导人承诺将达成全面解决欧债危机的方案,并于26日公布具体措施。10月21日欧美股市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动了10月24日中国期货市场和A股市场大涨。国家发改委称11、12月CPI将降到5%以下,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上周二,媒体报道称温总理在座谈会上指出将“更加注重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保持货币信贷总量的合理增长;要完善财税政策,大力推进结构性减税”,市场普遍认为这预示着货币政策即将转向宽松,甚至预期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26日下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上海的交通运输等行业进行深化增值税改革的试点,这被认为是减税惠民的主要举措,刺激了27日交运行业的上涨;另外,市场预期近期会上调电价,刺激了电力行业的上涨;

      27日,欧洲达成一揽子救援协议,欧美股市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带动28日中国期货和股市大涨。此外,部分上市公司三季报业绩优异,带来了“季报行情”。

      虽然国内外的政策性利好密集出现造成的,但寇文红认为,货币政策并未实质性放松,未来风险尚存,对于反弹高度不宜过于乐观。在其看来,把握这轮反弹机遇的同时,也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看到目前存在的不确定因素。

      其一,中国经济增速仍旧在下滑,并且将下滑到明年一二季度,企业盈利也会下滑。国家统计局27日发布的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指标表明企业盈利正在加速下滑。在这种情况下,A股市场缺乏反转的根基。

      其次,中国货币政策不会实质性放松。即便12月CPI降到4.6%,也不能掉以轻心。温总理关于货币政策预调微调的讲话,是指对在建项目、重点项目、保障房建设和中小微型企业的定向宽松,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会总量放松,更不会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随着市场逐渐认识到这一点,高涨的热情就会逐渐冷却。

      第三,营业税改增值税对企业利好有限。首先,本次税改是长期任务,短期难以见效;其次,试点期间,覆盖面小;第三,即便未来全部营业税改成增值税,也只减税1%左右,利好有限。因此虽然短期内有关股票会脉冲性上涨,但难以持续。

      欧洲虽然达成了关于危机救助的一揽子协议,但是还存在几个不确定性:一是对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进行杠杆化的具体方式尚未公布;二是EFSF杠杆化中需要的资金难以落实,欧洲希望从金砖国家(BRIC)融资,但是巴西已经拒绝出资,依靠中国竭尽全力挽救欧洲不太现实;未来几个月,欧洲五国(PIIGS)还有大量债务到期,未来在一些具体救助细节上还会不断扯皮。总体上看,药方虽已开好,但是抓药和吃药的过程都不会顺利。

      最后,从估值上看,虽然A股整体估值较低,但是扣除银行、地产、交运、石油开采等几个行业外,很多行业估值并不低。考虑到未来盈利可能下调,估值可能并无优势。

      在寇文红看来,“这是一轮反弹,而不是反转,并且对本轮反弹高度不应期望太高,需要密切关注政策和市场情绪方面的变化。”在行业配置上,建议关注煤炭开采、有色金属等高弹性行业。但是未来这些行业能否持续上涨,还要看欧美经济状况、政策走势、美元指数走势、以及A股大盘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