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焦点
  • 5:人物
  • 6:人物
  • 7:人物
  • 8:人物
  • 9:观点·专栏
  • 10:公司
  • 11:市场
  • 12:市场趋势
  • 13:开市大吉
  • 14: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5:圆桌
  • 16:数据
  • 17:数据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特别报道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专访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海外
  • 券商激辩A股是否见底
    蓝筹股低估获普遍认同
  • 10月大盘低位震荡
    大宗交易成交花样多
  • 北京银行前三季实现净利78亿
  • 每日关注
  • 招商证券:
    银行股已具备较好投资机会
  • 上周主力资金净流入149亿元
  • 吴晓灵:中国不能走银根放松之路
  • 上市券商前三季盈利136亿
    弱市中“全能券商”脱颖而出
  • 活动预告
  •  
    2011年10月31日   按日期查找
    11版: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11版:市场
    券商激辩A股是否见底
    蓝筹股低估获普遍认同
    10月大盘低位震荡
    大宗交易成交花样多
    北京银行前三季实现净利78亿
    每日关注
    招商证券:
    银行股已具备较好投资机会
    上周主力资金净流入149亿元
    吴晓灵:中国不能走银根放松之路
    上市券商前三季盈利136亿
    弱市中“全能券商”脱颖而出
    活动预告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上市券商前三季盈利136亿
    弱市中“全能券商”脱颖而出
    2011-10-3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潘圣韬 ○编辑 朱绍勇

      ⊙记者 潘圣韬 ○编辑 朱绍勇

      

      上市券商三季报披露落下帷幕。据本报资讯统计,17家上市券商前三季实现盈利136亿元。虽然业绩大幅下滑已成行业普遍现象,但业务结构对券商业绩的影响也于弱市中进一步显现:对经纪业务依赖较大的券商继续品尝着“靠天吃饭”的苦果,而业务结构多元化的券商则较好地平抑了业绩波动。

      前三季度,上市券商普遍经历较大的业绩滑坡。据统计,今年1-9月,17家上市券商实现营业收入445.77亿元。除海通、光大、招商、太平洋4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外,其余上市券商前三季营业收入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下滑幅度最大的3家分别是长江、西南和东北证券,同比降幅分别达到41.37%、36.80%和35.60%。17家券商中,前三季营收同比降幅超过20%的有10家,占比近六成。

      与营业收入的下滑相比,券商的利润受挤压程度更为“骇人”。据统计,今年1-9月,17家上市券商净利润总和为136亿元,无一券商实现利润的正向增长。从降幅上看,17家券商中利润下滑幅度超过30%的有11家,国海证券、长江证券、方正证券、山西证券前三季净利润同比降幅均超过五成,而东北证券前三季净利润为-1840万元,成为上市券商中唯一亏损的一家。

      分析人士认为,由于今年前三季度股票市场持续疲弱,叠加行业佣金率下滑因素,券商在经纪与自营两项业务上受创严重,成为业绩下滑的最主要原因。

      虽然整体业绩惨淡,但并非没有亮点。在行业整体盈利大幅下降的背景下,少数券商凭借业务结构的多元化在弱市中展现出优势。

      最为明显是海通证券。其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27.29亿元,虽然同比也出现下滑,但降幅仅为0.91%,为17家上市券商中最小的。分析其三季报不难发现,前三季公司投行资管营收大幅增长,自营营收与去年基本持平,主营中仅经纪业务同比下滑24%,但营收贡献占比又去年同期的49%下降至37%。中信建投分析师给予其如此评价:盈利结构逐步优化,多点开花格局呈现。

      不止如此,公司创新业务发展亦是势头良好。有分析师指出,公司融资融券市场余额占比第一,股指期货稳步推进,直投业务进入收获期,3、4 季度连续有4单项目进入解锁期,有望释放业绩。

      事实上,与海通证券类似,在光大、中信、招商等券商的三季报中也可以看出,这些业务结构均衡、创新弹性较高的券商已经开始慢慢摆脱“靠天吃饭”的固有模式,在弱市中已经能够较好地平抑业绩波动。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经历了前三季业绩低迷的证券行业,研究机构普遍认为存在反弹的契机。国泰君安认为,上市券商三季报业绩低迷符合预期,但从三季报上也不难发现,行业佣金率环比已企稳,同时不断公布的创新政策,成为不断出现的券商板块刺激因素,种种迹象表明,券商股的配置良机已至。而长江证券分析师刘俊也在研报中判断,随着市场下跌告一段落,后市换手率成交量持续上升、震荡中反弹的概率较大,而以券商为代表的多元金融股将成为反弹中的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