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价值
  • 11:产业纵深
  • 12:区域调查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信息披露
  • A8:市场·观察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资金频敲退堂鼓 风电产业“风光”难再
  • 海上风电扬帆 风险与机遇并存
  • 明年疫苗市场规模
    将达到120亿元
  • 前三季度“吃老本”
    造船业开始愁订单
  •  
    2011年11月4日   按日期查找
    11版:产业纵深 上一版  下一版
     
     
     
       | 11版:产业纵深
    资金频敲退堂鼓 风电产业“风光”难再
    海上风电扬帆 风险与机遇并存
    明年疫苗市场规模
    将达到120亿元
    前三季度“吃老本”
    造船业开始愁订单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前三季度“吃老本”
    造船业开始愁订单
    2011-11-0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王文嫣 ○编辑 艾家静

      ⊙记者 王文嫣 ○编辑 艾家静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近日公布的前三季度全国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船厂目前的主要工作是完成前两年“造船热”时接下的订单,今年新承接船舶订单量同比下降了4成,后续生存状态堪忧。

      “船舶工业漫长的结构调整期才刚刚开始。”造船行业人士预计,2013年行业将集体陷入谷底。其中,中小型船厂在订单、融资方面的境遇不容乐观,部分企业或将退出市场。另一方面,规模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则有望实现由量转质的突破,例如侧重于低碳船舶、特种船型的研发建造。

      

      新订单同比下降42.8%

      过去数月,记者从数家造船企业了解到,目前的开工情况比较正常,不少船厂的工作量已经安排至明年年底,不过基本都在“吃老本”。

      在新接订单方面,上半年一个订单都没有,或者订单半路被抢走的例子并不少见。一家中型船企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订单任务越来越不好做。该厂的外籍船东对造船进行全程监督,平时作息和船厂员工完全一致。

      自从航运业运价水平逐步降低后,这位负责人感觉到外籍船东对船厂工作明显挑剔了许多。

      为避免节外生枝,船厂基本以息事宁人的态度处理问题,妥协结果无非是降低总价或者延迟订金的收取时间。即便如此,还是有个别订单遭取消或者被要求推迟交付。

      另据舟山市船舶行业人士告诉记者,由于航运业运价水平较低,船东都尽量压缩开支。今年,舟山当地的船舶修理、船舶配件厂一致觉得“大修变小修”的情况明显增多。

      近日发布的全国前三季度船舶运行宏观数据对上述微观感受给予了证明。1-9月,全国造船完工量510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8.3%。与之相对应的是,截至9月底,全国手持船舶订单量16886万载重吨,比上年同期下降13.8%,比2010年底下降14.5%。新承接船舶订单仅2902万载重吨,同比下降42.8%。

      一系列数据表明造船行业今年的运行全靠“吃老本”,而且按照目前的完工速度和新接订单数来推算,大部分船厂很可能在2013-2014年间面临坐吃山空的窘境。

      

      调整期里谋转型

      在接不到新订单的同时,船舶工业实现利润增幅也出现回落。数据显示,1-8月份船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28亿元,同比增长24.5%,增幅下降8.2个百分点。1-8月份,船舶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7.5%,同比下降2.1%。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相比,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增幅分别低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4.6和3.7个百分点。

      船舶经纪人以及船东行业协会的人士告诉记者,受到世界经济衰退以及运力严重过剩的双重冲击,造船工业现在已经进入了调整期,未来几年遭遇的困境将比现在更严重。

      一家大型造船企业的人士表述,外界有观点认为造船企业不注重研发创新,拼命压低价格获取订单。事实上,造船行业是资金、劳动力密集型行业,依目前的形势来看,资金实力、银行信贷支持有限的中小型船厂连手中的订单甚至都无法按约完成,预计未来订单将进一步向龙头企业集中。

      交通运输行业研究人士认为,随着能源需求的增加,未来市场对浮吊船、半潜船、LNG船、海洋工程辅助船等特种船型的需求更大,特种船型能够走出独立的景气行情。

      比如,主营集装箱起重机(船)、海工装备的振华重工接受机构调研时就宣布公司已经走出低谷。振华重工董秘王珏透露,公司新拓展的业务领域:海工装备和大型钢构在订单中占据了一定的比例。

      另据业内人士介绍,具有节能环保设计的主力船型燃油效率可提高30%-40%,在低迷的运价水平下仍然存在市场需求。目前国内不少船企已开始重视船舶设计工作,希望通过“低碳”概念获得更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