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望从“过紧”回归“中性”
⊙沈建光
国家统计局昨天公布了10月主要宏观经济数据,10月CPI和PPI同比增长均低于市场预期。10月CPI同比增长5.5%,比9月CPI回落0.6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通胀处于下滑轨道,表明通胀拐点已经确立。10月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2%,显示食品价格作为推高本轮通胀的最主要压力已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非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2%,同比上涨2.7%,则显示在劳动力工资上涨、资源价格改革等趋势性因素影响下,核心通胀水平比往年稳步提升。同时,鉴于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特别是海外经济不确定性较大,预示货币政策有望从三季度的“过紧”回归到四季度的“中性”水平,财政政策也将转向更为积极的政策取向。
最值得关注的是,10月PPI同比上涨5%,低于市场预期及9月的6.5%水平,显示未来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传导的通胀压力将会逐步减轻。这也表明,伴随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输入型通胀压力也将不断减轻。 伴随持续紧缩政策作用的滞后效果、海外需求放缓导致输入型通胀压力减轻及发改委下调国内成品油价格等因素,预计11、12月的通胀有望分别会降至4.6%和4.2%,如此,则全年通胀水平有望落至5.5%。
在通胀压力逐步缓解之时,国内经济也呈进一步下滑态势。10月社会零售品总额同比增长17.2%,工业增速同比增长回落至13.2%。未来几个季度,预计经济增长仍将保持下行态势,四季度经济增速将从三季度的9.1%降至8.6%。不过,受“十二五”开局之年正是投资高峰期、水利投资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等因素影响,投资依然保持较强增长,今年前10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为24.9%。可见,当前中国经济仍处于“软着陆”的过程中,国内经济放缓基本符合宏观政策调控预期。
考虑到当前海外经济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透过影响出口增长回落而对经济进一步放缓产生一定影响,加上紧缩政策的作用与效果已逐步体现,宏观政策已出现放松迹象,如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等提法均可理解为是货币政策转向“定向宽松”的积极信号。
事实上,货币政策转向“定向宽松”的操作已经展开。例如,银监会副主席周慕冰表示,要对在建项目提供信贷支持,确保不要有烂尾楼,不要再出现“半吊子”工程。银监会在《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型微型企业金融服务的补充通知》中,允许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满足一定条件可以适当延长还款期限或展期一次,这都显示了对化解缓解地方融资平台风险和防范中小企业运行风险加大的金融支持信号。另外,大量高铁项目因缺钱而停工,促使财政部宣布对其减半征收利息所得税;发改委也明确表示,铁道部发行的铁路建设债券为政府支持债券,由此大大缓解了目前高铁的融资困境。
在财政政策方面,其支持力度也在加大。例如,日前温家宝总理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第十次会议时强调,“财政取之于民,要用之于民”。随之而来的减税、增加转移支付等措施均显示了当前财政政策正转向更为积极或更加灵活。比如,10月末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未来2600万农村学生将每人每天获得3元的伙食补贴。
照此趋势,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宏观经济政策的放松信号将继续显现。货币政策有望从“过紧”归回中性。那样的话,今年最后两个月的信贷额度将大幅提升。如果年末房价下降趋势更明朗、通胀回落至4.2%左右时,或将有望触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作者系瑞穗证券亚太首席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