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财经新闻
  • 5:公司
  • 6:市场
  • 7:互动
  • 8:书评
  • 9:股市行情
  • 10:市场数据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国资委将力推能源央企并购重组
  • 今明两年外贸增速将有回落
  • 制冷剂R22厂家提价8%
  • 六大方向高新技术研发
    将获资金支持
  • 探索“三化”发展道路
    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 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初稿将成
  • “十二五”环保投资将超3万亿
  • 宝钢下调12月出厂价
  • 中石化认购
    葡萄牙Galp能源公司资产
  •  
    2011年11月12日   按日期查找
    4版:财经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财经新闻
    国资委将力推能源央企并购重组
    今明两年外贸增速将有回落
    制冷剂R22厂家提价8%
    六大方向高新技术研发
    将获资金支持
    探索“三化”发展道路
    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初稿将成
    “十二五”环保投资将超3万亿
    宝钢下调12月出厂价
    中石化认购
    葡萄牙Galp能源公司资产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今明两年外贸增速将有回落
    2011-11-1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秦菲菲 ○编辑 阮奇

      商务部发布《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

      今明两年外贸增速将有回落

      ⊙记者 秦菲菲 ○编辑 阮奇

      

      商务部11日发布的《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1年秋季)》指出,预计今年四季度对外贸易增速将继续回落,2011年进出口增幅将呈现前高后低走势,全年进出口总额约3.5万亿美元,增长20%左右,贸易顺差1500亿美元左右。

      同时,《报告》对于明年外贸的判断亦不乐观。《报告》称,2012年中国对外贸易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比2011年可能有所回落。

      《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更趋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加。近期世界经济复苏放缓势头更加明显,下行风险增大。主权债务危机仍在蔓延,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国际大宗商品高位波动,很多国家通胀仍然维持高位。

      就国内而言,《报告》称,外部需求下降与成本上升叠加在一起,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经营困境日益凸显。

      数据显示,7月份以来,制造业新出口订单指数徘徊在50%左右,8月份一度降至48.3%,9月份虽有所反弹,但仍处于50.9%的低位。国内经济增速放缓,进口增速也会有所回调。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增加,也不利于企业接单、排产,经营风险上升。去年第四季度基数较高,也增加了今年四季度进出口增长的难度。

      考虑到上述因素,《报告》指出,2011年进出口增幅将呈现前高后低走势,全年进出口总额约3.5万亿美元,增长20%左右。

      上述形势不仅体现在今年,即便是明年,外贸形势也不会出现明显好转。

      《报告》指出,2012年中国外贸保持平稳发展具有一定基础和有利条件,但是制约外贸稳定发展的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多。

      从外部看,世界经济有望延续复苏态势,但下行风险增大。主要体现在欧洲主权债务风险上升,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依然不足,全球性通胀压力短期内难以缓解,非经济因素干扰不断增多。

      从国内看,保持我国外贸平稳发展既具备一定基础和有利条件,也面临成本上升等压力。劳动力工资、原材料价格、人民币汇率、贷款利息、厂房租金等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外贸企业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