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创业板·中小板
  • 11:产业纵深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资金·期货
  • A6:市场·观察
  • A7:专版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宽松资金逐利地方债 央行再传微调信号
  • 三季度国际资本流入环比锐减
  • 上交所:欢迎中概股“回家”
  • 中小企业财税政策或成减税风向标
  • 巴菲特为什么看上IBM
  •  
    2011年11月16日   按日期查找
    1版:头版 下一版
     
     
     
       | 1版:头版
    宽松资金逐利地方债 央行再传微调信号
    三季度国际资本流入环比锐减
    上交所:欢迎中概股“回家”
    中小企业财税政策或成减税风向标
    巴菲特为什么看上IBM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中小企业财税政策或成减税风向标
    2011-11-1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见习记者 郭一信

      ⊙见习记者 郭一信

      

      社科院财贸所所长高培勇在11月15日举行的中小企业转型论坛上表示,目前流转税的改革进程已进入快车道,未来流转税税率水平有望整体下调。

      高培勇表示,此次增值税扩围在上海试点增加6%和11%两档低税率,除了希望给相关行业减税以及将扩围后增值税税负水平与原本营业税接轨外,也是作为探索今后总体调低流转税税率的先行尝试。

      “未来包括增值税和营业税的整体流转税水平,很有可能会下调,”高培勇表示,“过去政府财政收入九成都是来自于企业,只有一小部分来自个人,给企业造成了很大的税负。”

      据介绍,以往在财税政策支持中小企业方面,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对其采取各种减收增支,这些措施目前虽然已经形成了常规政策,但在其制度搭建上,却仍然缺乏整体设计。中国人民大学调研发现,缺乏政府的政策支持已经成为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秦志辉也介绍表示,2002年出台的《中小企业促进法》中曾要求中央财政建立专项的中小企业发展基金,而日前全国人大检查法律实施情况的时候发现,虽然现在财政针对中小企业已有各种名目的专项资金,专门的基金却还仍未建立。

      高培勇也认为,虽然已对中小企业给予诸多优惠,但在财税领域中一旦涉及到差别待遇、特殊优惠时,往往受益的还是国企、战略新兴产业以及对地方GDP贡献较大的企业。“即使盈利状况,国企仍然是财政补贴的对象,”高培勇表示,“而中小企业实际受惠反而相对较小。”

      高培勇表示,未来整个支持中小企业的财税政策的风向标应该有重大的调整。据其了解,此次上海试点增值税扩围,受益的大部分企业都是中小企业。而未来除了整体减少企业税负水平外,许多虽然盈利规模较小但能创造较多就业机会的中小企业,应当获得更多财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