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特别报道
  • 5:财经海外
  • 6:产经新闻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产业纵深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信息披露
  • A8:市场·观察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下周解禁规模环比缩水逾四成
  • 理财新规或冲击资金面
  • 中银协:
    提高零售银行网点服务水平
  • 市场动态
  • 监管“拦截”超短期理财产品 开放式产品加速上位
  • 罗奇:全球经济再平衡仍处在早期阶段
  •  
    2011年11月18日   按日期查找
    A2版:市场·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A2版:市场·新闻
    下周解禁规模环比缩水逾四成
    理财新规或冲击资金面
    中银协:
    提高零售银行网点服务水平
    市场动态
    监管“拦截”超短期理财产品 开放式产品加速上位
    罗奇:全球经济再平衡仍处在早期阶段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罗奇:全球经济再平衡仍处在早期阶段
    2011-11-1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石贝贝 ○编辑 邹靓

      ⊙记者 石贝贝 ○编辑 邹靓

      

      摩根士丹利亚洲区非执行主席史蒂芬·罗奇(Stephen S. Roach)保持了以往的风格,在正式接受本报记者采访之前,他主动强调说:“世界上很多地方对中国都存有消极的看法,而我一直对中国持积极态度。过去我也曾对中国看法消极,但现在我很积极。”

      三年内连续发生两次危机使得全球经济正处在风险的漩涡之中。罗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金融危机余震很可能会在未来数年内令欧洲和美国的发展蹒跚不前,以出口为导向的中国式增长正失去两个最大的外部需求来源的支持,再加上对国内日益加重的收入不平均的顾虑、过度的资源消耗以及环境的恶化等,中国必须尽快采取行动,推动经济战略转型,其意义类似于30多年前的改革开放。

      经济“再平衡”

      中国将快于美国

      在罗奇的《下一步亚洲》书中提到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全球经济、中国经济增长模式需要再平衡。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罗奇的这一观点进一步得到了市场推崇。

      “我们仍处于‘再平衡’的最初阶段,仍有很多工作需要做。”罗奇认为,展望未来3-5年,中国会在经济“再平衡”方面取得比美国更多的进步。尤其对于中国提出的“十二五”规划,他认为会取得较大成功。而美国有很多政治讨论使得对于财政预算难以预测,因此,中美两国相比,中国可能在“再平衡”方面取得更多成绩。

      而中国国内最主要的三个问题——房地产市场压力、银行业贷款质量以及通胀压力等在罗奇看来,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这些问题都是可控的。

      “中国房地产市场不会崩溃。”罗奇认为,当然房地产开发热潮和过度投机行为已经显现。但从一年半之前开始政府就已经大刀阔斧地采取多项措施,抑制各种房地产投机购买行为。未来20年内,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重大失衡应该仅会是例外情况。罗奇还说,中国银行业面临的地方政府债务大部分是在2008 年至2009年间中国推行大规模财政刺激政策的时候产生的,而对于这部分贷款质量恶化的担忧是被过分夸大了。

      至于通胀风险,罗奇表示这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的一个重大风险,但中国政府已经从食品价格、缩减过度银行贷款、人民币升值逐步加快、以及上调基准利率等多个方面来应对。

      8%的经济增长更合理?

      “从金融危机和此次欧债危机,中国都可以从中吸取教训,而且中国需要从中找到新的推动经济增长的力量。”罗奇说。

      他认为,中国经济正在放缓,这对于一个依赖于衰退中的全球需求、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体来说,并不足为奇。但是,中国已经推出了“十二五”规划等措施,中国即将迎来的经济放缓很可能是可控的,因此对中国经济硬着陆的担忧有些言过其实。

      “中国能够成为亚洲经济增长的引擎。如果中国经济内需驱动得以完全实现,将会对日本、韩国等亚洲其他国家,以及欧洲、美国等经济都产生重要影响。”罗奇说。

      而为了提振中国内需,罗奇认为,一方面可以通过增加更多工作岗位、提升薪酬的方式来增加个人收入;另一方面,政府应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尤其加强退休保障计划,这样可以降低储蓄,更利于中国经济转型。

      对于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罗奇表示:“中国经济已经不能承受10%的GDP持续增长。如果像2008年那样严重的外部冲击不再出现,我们有理由期待中国经济会实现软着陆,GDP增长将达到8%左右。”对于一个长期受到资源过度消耗、劳动力市场遭遇瓶颈、流动性过剩、外汇储备过度积累,以及通胀压力里激增折磨的经济体,这样的GDP增速将是一个更加可持续的水平,使得中国经济“舒一口气”。

      第二次“闹铃”

      欧债危机被罗奇称为三年内对于亚洲经济的第二次“闹铃”,而前一次则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过去三年当中发生的动荡和混乱给这个危机四伏的世界敲响警钟,最终将使人们将全球再平衡的重任继续下去。

      三年之内的两次危机,足以证明全球经济正处于风险之中。罗奇认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及近期的欧债危机,都给中国、亚洲这些出口导向型的经济体再度敲响了警钟。

      “三年前,人们曾谈论亚洲经济‘脱钩’,也就是亚洲这个高度增长的区域对于全球经济冲击会出现免疫。然而,后来数据却显示,在全球金融危机下,亚洲GDP增长也在放缓。”罗奇说。

      他认为,如果亚洲要解决其经济增长放缓、滞缓的就业、以及社会不稳定的高风险,就必须将重点转移到亚洲内地35亿消费者需求上来。

      “中国只能迅速采取行动,落实最新颁布的十二五规划中鼓励消费的提议。正如三十年前改革开放一样,战略转型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关键。”罗奇说,而渐进和拖延的做法会导致因增长产生的意外和社会不稳定,这是当代中国必须要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