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1:艺术资产
  • T2:艺术资产·新闻
  • T3:艺术资产·专题
  • T5:艺术资产·聚焦
  • T6:艺术资产·批评
  • T7:艺术资产·收藏
  • T8:艺术资产·大家
  • 秋拍萧瑟寒意渐浓 市场严峻拐点将至
  • 艺术市场如股市
  • 瓷器杂件 委托人和拍卖行的博弈
  • 水落石出看中国书画能否力挽狂澜
  • 油画雕塑 当代艺术继续面临考验
  •  
    2011年11月20日   按日期查找
    T5版:艺术资产·聚焦 上一版  下一版
     
     
     
       | T5版:艺术资产·聚焦
    秋拍萧瑟寒意渐浓 市场严峻拐点将至
    艺术市场如股市
    瓷器杂件 委托人和拍卖行的博弈
    水落石出看中国书画能否力挽狂澜
    油画雕塑 当代艺术继续面临考验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艺术市场如股市
    2011-11-2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邱家和

      ⊙记者 邱家和

      

      今年的秋风来得早,还有点冷,这是上周末在北京举行的最新一轮秋拍传出的信息。

      在这一轮拍卖中各大公司都出现了拍品大幅流拍、成交额大幅缩水的现象,连中国嘉德这样的大公司也未能幸免。当然,这里所说的大幅缩水,是在与今年春季大拍的相关数据比较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

      对此,有人感叹中国艺术市场的“拐点”乍现。在记者看来,市场开始回归:回归正常、回归秩序、回归理性。

      伏笔早已埋下。今年春拍事实上是2009年下半年这一轮行情爆发后成交量不断飙升的结果,是行情不断上冲的顶点,早已超出了正常的水平,因此,艺术市场内部本身孕育着行情回归正常的内在动力。

      中国艺术市场像极了股市,最突出的特征,都是资金推动型的市场,国内外金融环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着这个市场,因此许多股市出现的融资、炒作手法,在艺术市场也能看到,此外,艺术市场还有一个独特的潜规则,大买家拖延支付货款。这在艺术品价格急剧上升的市场行情里,等于让买家行使无需按金的做多期权,放大了买家的“多头”力量,加快了艺术品上升的速度。近来,由于艺术市场内部的市场风险与外部的金融风险的积累,许多拍卖公司被迫采取得罪大买家的措施,对高价拍品实施高额保证金制度,甚至不惜与买家翻脸,为了追讨货款将买家告到法院。这一切,都使艺术市场得以回归,回到有序经营的轨道。

      艺术市场也是信心市场,这是它和股市相似的另一个特点,其波动和市场参与者的心理预期有密切关系。正如嘉德近现代书画主管郭彤所说的,市场回归可以打开人们的心结,走出执迷,从风险的角度重新认识行情。这有助于市场参与者充分认识市场的风险,回归理性。

      从长期走势看,中国艺术市场没有理由出现大的调整,因为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带来的变化还不足以改变中国艺术市场长期繁荣的外部条件。倒是中国艺术市场本身可以借此次行情调整挤掉泡沫,轻装前进。当然正如北京匡时董事长董国强所说的,这一轮调整对拍卖业会是严峻的考验。不过记者觉得还要加一句,将是对方兴未艾的艺术基金的严峻考验。尤其是一些有基金公司背景的新拍卖公司,首次拍卖就将遭遇市场寒流的考验。他们将如何应对?我们将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