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焦点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2:特别报道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T1:钱沿周刊
  • T2:钱沿周刊
  • T3:钱沿周刊
  • T4:钱沿周刊
  • T5:钱沿周刊
  • T6:钱沿周刊
  • T7:钱沿周刊
  • T8:钱沿周刊
  • 3万亿盛宴开席在即 生物医药行业连获“强心剂”
  • “这场马拉松比赛才刚刚开始”——舒泰神公司创始人周志文
  • 生物制药“蓝海”浩瀚
  • ■券商点金
  • 天士力:不做“啃老”族
  •  
    2011年11月24日   按日期查找
    12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 12版:特别报道
    3万亿盛宴开席在即 生物医药行业连获“强心剂”
    “这场马拉松比赛才刚刚开始”——舒泰神公司创始人周志文
    生物制药“蓝海”浩瀚
    ■券商点金
    天士力:不做“啃老”族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3万亿盛宴开席在即 生物医药行业连获“强心剂”
    2011-11-2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宦璐 ○编辑 艾家静

      一支30μg(微克,1微克等于一百万分之一克)的药物,每瓶最高零售价为345元。钻石级的天价令人咋舌。

      更不可思议的是,这种药物来源于老鼠的下颌,而一只清洁级老鼠的价格也就几元钱。

      与普药“战场”硝烟弥漫的乱局相比,生物医药俨然置身一片宁静深远的“蓝海”,高增长、大品种带来的诱惑实在难以阻挡。

      就连资本市场也被深深吸引。在11月14日开始的一周内,生物制药板块涨幅为1.87%,超越同期医药板块1.48%的平均涨幅。被业界视为指路明灯的《生物医药“十二五”规划》将于何时出台,一下子成为各方关注的话题。

      工信部一位参与起草该《规划》的权威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目前《规划》已经定稿,并已向国家有关部门送审,将于12月初出台。

      据透露,产业规模平稳较快增长是主要发展目标。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生物医药总产值年均增长20%,到2015年达到3.1万亿元;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到2015年达到1.2万亿元。同时,中央和地方财政扶持资金规模将比“十一五”翻一番,达到400亿元。

      具体而言,人源化/人源单克隆抗体药物、疫苗、基因工程蛋白质及多肽药物、血液制品等被列为重点发展对象。

      政策、市场双重驱动,生物医药3万亿盛宴即将开席。这片“蓝海”的空间难以想象——倘若有人攻克癌症、艾滋病、遗传病等难题,那么生产这种产品的公司能赚多少钱?

      难怪,连比尔·盖茨都预言:下一个首富可能是生物技术的投资者。

      高利润的吸引力

      探秘生物医药诞生地

      在一个大雾弥漫的秋日,记者来到北京经济开发区荣盛东街的一栋建筑前,这座4层小楼外表毫不起眼,却隐藏着一间间先进的制药“实验室”。

      与普通的药物工厂不同,这里没有刺鼻的味道,工作人员都身着洁白的大褂,生产车间更像是戒备森严的实验室。

      在生产车间里,记者看到,不同的区域用黄色、绿色和红色来划分,产品的最终生产区是C级(洁净度最高),巨大的冻干机24小时不停地运转。

      仓库里,工作人员一年四季都被羽绒服包裹着,从一个常年低温(2-8摄氏度)的密闭冷库里,管理员取出了一个长方形的盒子。里面装着的,就是舒泰神的当家“花旦”——苏肽生,一支30μg,每瓶的最高零售价格为345元。

      “新厂房马上就要落成投产,现在老工厂的产能有些不够。”舒泰神的生产负责人王女士告诉本报记者,老厂还没来得及招聘新工人,现在产品供不应求,不得不加班加点扩大产量。

      这是一种鼠神经生长因子药物,用于治疗神经损伤。毫不夸张地说,到2015年,这类药物面对的是一个20亿元的巨大市场空间。

      目前在我国,除了舒泰神之外,还有海特集团、北大之路和丽珠集团等寥寥几家企业拥有同类产品。而舒泰神的市场份额早在2009年就超过了50%,留给竞争对手的空间并不多。

      今年三季度,舒泰神的业绩增长相当“养眼”:当季实现营业收入5393.10 万元,同比增长74.93%;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565.57 万元,同比增长106.70%。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医药行业三季报的平均水平是: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63%,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11.1%。

      “其实三季度的增长属于正常水平,”公司董秘张洪山对全年业绩增长胸有成竹。他的信心来源于一线的销售人员。据了解,在苏肽生进入全国医保的背景下,公司目前已经从代理制向自营转变,一支自营团队正在建设中。

      在这个代表先进科技的行业,像舒泰神这样的高增长公司并非个案。

      今年前三季度,生物医药行业的净利润增长率为19.04%,远远领先于中国医药行业的其他子行业。

      一位投资界人士在仔细研究过天士力的新药“普佑克”后表示,相信这个重组人尿激酶原基因工程重组药的毛利率能达到95%以上。“简单地看,就是拿细胞进行培养来获得有效成分。几乎没什么成本。”该投资人士叹为观止。

      无独有偶,张洪山也向记者透露,苏肽生来源于老鼠的下颌,一只清洁级的老鼠的价格也就几元钱。

      “一种生物药的售价动辄上万元,而成本不过区区百元,如此暴利空间已是公开的秘密。”

      一位风投合伙人告诉记者,近年来,诸多外行人士也蜂拥生物医药行业,投资极度繁荣。但他同时提醒,尽管目前投资生物医药已是大势所趋,但成功几率非常低。

      “100个项目中能成功一个就不错了。仅研发就得投入至少几百万,投资一个GMP标准的生产车间高达1个亿。”该合伙人称,必须承受高投资、高风险的双重考验,才有望分享生物医药高利润的盛宴。

      大品种的爆发力

      政策倾力护航 市场需求无忧

      生物医药迅猛发力,离不开大品种的特殊贡献。

      来自创业板的翰宇药业是多肽类生物制剂行业的龙头。作为中国生物医药营销领域的资深人士,公司营销副总刘煜曾参与研制推广全世界第一个基因治疗药物——“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在他看来,生物制剂在国内市场的销售时间不长,有望保持持续高增长的态势。

      “全球多肽产品已达50个之多,市场规模上几百亿美元,而中国目前只有10几个,多肽制剂‘钱途’无限。”刘煜说。

      多肽产品成为大品种是多种现实原因造成的。刘煜指出,近年来,由于老百姓饮食结构调整造成心脑血管疾病高发,与此同时,环境污染导致肿瘤发病率增加,再加上中国社会迈入老龄化等因素,多肽产品的市场需求一路无忧。

      “只有好的品种才是保证增长的确定性因素。”刘煜说。

      与之媲美,享有“生物导弹”之称的单克隆抗体产品因具有“精确”治疗疑难杂症的优势,也成为生物医药行业发展最快的领域。

      数据显示,全球抗体药物的市场规模从1997年的3.1亿美元增长到2009年的440亿美元,13年来的复合增长率高达51.13%。业内预计,随着“十二五”期间多项优惠政策保驾护航,我国生物医药领域将逐步迎来单抗新药的黄金期。

      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抗体药物生产企业之一,中信国健总裁助理王锡林向记者介绍,公司主导产品“益赛普”已于2005年成功上市,是国内首个上市的全人源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在国内抗风湿类生物制剂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并于2006年实现对哥伦比亚的出口。

      另外,中信国健的单抗产品“健尼哌”主治器官移植排斥,已于今年4月上市。而抗肿瘤领域的数个重磅新药,也将在不远的将来陆续上市

      品种!品种!品种!对品种的选择成了衡量生物医药企业是否具有爆发式潜力的考量标准。

      民生证券行业研究员李平祝认为,“十二五”期间,大品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大品种方面的创新和储备能力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

      “放眼全球高科技生物医药行业,靠一个重磅品种起家,最后实现几十亿美元销售的公司比比皆是。”上海天士力公司副总经理赵群同样认为,品种选择对中国的生物医药企业而言至关重要。 

      ■名词解释

      生物药物是指运用微生物学、生物学、医学、生物化学等的研究成果,从生物体、生物组织、细胞、体液等,综合利用微生物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物技术、药学等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制造的一类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的制品。

      从今年三季度起,在业内广泛征求意见的《生物医药“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指出,要在“新药创制、产业化、国际化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四个方面开展重大行动。具体包括组织实施重大新药创制,肝炎艾滋病防治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组织实施自主知识产权化学药、基因工程药物、单克隆抗体药物、疫苗、诊断试剂等品种的产业化专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