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融资
  • 11:上证零距离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2.6亿信托融资掀开“中宝系”资本玄机 日发数码借力上位存隐忧
  • 透明又混沌的“中宝系”版图
  •  
    2011年11月29日   按日期查找
    11版:上证零距离 上一版  下一版
     
     
     
       | 11版:上证零距离
    2.6亿信托融资掀开“中宝系”资本玄机 日发数码借力上位存隐忧
    透明又混沌的“中宝系”版图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透明又混沌的“中宝系”版图
    2011-11-2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吴正懿 ○编辑 裘海亮

      ⊙记者 吴正懿 ○编辑 裘海亮

      

      随着近年IPO及借壳上市衔枚疾进,民营企业家掌控两家及以上A股公司的“资本系”逐渐增多,该现象在民企发达的江浙一带尤为显著。

      以浙江为例,由民企大佬操控的“万向系”、“杉杉系”、“横店系”、“精功系”、“卧龙系”、“新湖系”等早已耳熟能详。近年新增的“资本系”,包括尤小平控制的华峰氨纶和华峰超纤;章卡鹏掌控的伟星股份和伟星新材;李水荣旗下的宁波联合、荣盛石化;冯海良麾下的海亮股份和*ST金顶。

      而由新昌富豪吴良定掌控的“中宝系”,其股权设计和治理结构相当独特,在浙江“资本系”中甚为另类,因此颇具剖析意义。

      吴良定的家庭关系较为复杂,与两任妻子共育有四子一女。因此,吴良定将家族产业一分为三,并分别作出股权安排:万丰奥特集团由妻子陈爱莲掌控,陈爱莲拥有39.6%的股份,吴良定持有22.5%的股权,长子吴捷持有3.76%的股份。日发集团的大股东为吴捷,持有60.603%的股权,吴良定、陈爱莲亦有部分持股;中宝实业由吴良定及女儿吴楠掌握,吴捷持有4%的股权。由此,“中宝系”通过各有偏重的股权设计,最大限度避免了可能出现的家族纠纷,亦被视作民营企业交接班的一个样本案例。

      更胜人一筹的是,“中宝系”旗下的万丰奥威和日发数码两大上市平台,除了陈爱莲出任万丰奥威董事长之外,全然不见吴氏家族的身影,且两家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管团队完全独立,毫无交叉。与此同时,万丰奥威的高管成员中,仅陈爱莲持有公司股份;日发数码高管成员中,仅董事长兼总经理王本善持有公司432万股。

      通过此番精密安排,吴氏家族在掌控控制权的同时,竭力淡化万丰奥威、日发数码的家族印记。

      然而,揭开表层的股权和人事架构,“中宝系”的家族控制隐忧仍不容忽视。从万丰奥威和日发数码的股权演变及构架看,吴氏家族主导了每一步资本运作,而最终享受资本盛宴的,除吴家之外便是其他创始人,没有任何外部投资者,这容易导致其运营决策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另外,万丰奥威和日发数码的经营团队几乎都未持有公司股权,激励机制缺失。

      2007年初,万丰奥威在监管部门治理专项检查中被发现存在“经理层的选聘以内部人员为主”、“尚未建立股权激励机制”等问题,便可看作“中宝系”股权架构引发的“副作用”。令人费解的是,5年过去了,万丰奥威至今未出炉过股权激励计划,吴氏家族则通过定向增发进一步加固了控股权。从这个意义上看,吴氏家族的“控制欲”可谓根深蒂固。

      “中宝系”有别于其他“资本系”的另一特征是,其麾下以万丰奥威为代表的零部件及中宝实业旗下的纺织机械等产业板块,与日发数码构成上下游关系,彼此相对独立却又紧密相连,存在通过体内资源配置调节利润的可能。而目前A股市场存在的其他“资本系”,旗下上市平台往往分属不同的产业板块,以最大限度地规避关联交易。从这个角度看,“中宝系”的产业和股权架设看似透明,却又有一层隐秘的外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