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特别报道
  • 11:信息披露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路演回放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ST琼花债权转让获突破
    新股东入主重组预期增强
  • 西部材料辞职独董屡次缺席 补选人迟迟未现身
  • 光正钢构6.4亿建新疆加工基地
  • 因内幕交易案“兜底”接盘
    湖南国投仓促卖壳ST传媒夭折
  • 控股股东再次增持 中环股份“价值底”隐现
  • 多晶硅入冬 乐山电力天威保变合资项目“冬眠”
  • 无奈市道低迷 上市公司定增艰难
  •  
    2011年12月2日   按日期查找
    8版:公司纵深 上一版  下一版
     
     
     
       | 8版:公司纵深
    ST琼花债权转让获突破
    新股东入主重组预期增强
    西部材料辞职独董屡次缺席 补选人迟迟未现身
    光正钢构6.4亿建新疆加工基地
    因内幕交易案“兜底”接盘
    湖南国投仓促卖壳ST传媒夭折
    控股股东再次增持 中环股份“价值底”隐现
    多晶硅入冬 乐山电力天威保变合资项目“冬眠”
    无奈市道低迷 上市公司定增艰难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因内幕交易案“兜底”接盘
    湖南国投仓促卖壳ST传媒夭折
    2011-12-0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郭成林 ○编辑 邱江

      ⊙记者 郭成林 ○编辑 邱江

      

      ST传媒12月1日宣布终止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当日公司股票跌停报收。

      公告披露,ST传媒控股股东湖南省国有投资经营有限公司曾于2011年10月19日开始与昆明滇池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筹划涉及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湖南省国有投资经营有限公司(或第三方)拟以现金购买ST传媒全部资产和负债;同时,ST传媒向昆明滇池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等五家公司发行股份,购买其所持昆明滇池水务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

      对于终止重组的原因,公告介绍,鉴于目前该事项的实施存在一定障碍,相关条件尚不成熟。

      ST传媒这一公告曝光湖南国投拟卖壳ST传媒的动机,回溯其入主一年来诸般因果,今时的仓促与矛盾、利欲与纷争,均值市场回味。

      尴尬的收购

      2010年7月,ST传媒控股权经历过公开挂牌无果、降低标准再延期挂牌的尴尬窘境后,终于迎来“新主”湖南国投。据当时公告披露,湖南国投委托湖南信托以8元/股、总价款6.38亿元获得ST传媒25.58%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据查,湖南国投解释此次收购的初衷为:以ST传媒为纽带积聚国有资本、整合并优化国有资产配置,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促进湖南地方经济的发展。

      据此,湖南国投彼时还承诺,未来12个月内拟对上市公司实施资产重组,将公司收益低、负担重的不良资产置换出上市公司。

      但事实上,据知情人士透露,在“买卖”ST传媒的背后,侵蚀着权力阴影下的内幕交易遗毒。

      “2010年3月左右,湖南省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总公司和ST传媒大股东签署了意向性收购协议。”上述人士表示,“彼时,ST传媒股价迎来一波80%幅度的暴涨,这期间湖南高速法人、湖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局长冯伟林之妻,湖南省公安厅警务督察处副处级干部易杏玲通过内幕交易实现获利。目前,冯伟林夫妇及相关人等均已被抓。”

      发生此内幕交易案后,经有关方面协调斡旋,湖南国投方才安排旗下湖南信托出面接盘ST传媒,实为权宜之计。

      仓促的出手

      正因有此症结,湖南国投恐怕从一开始便无意、也无实力重组ST传媒。

      据当时公告披露,湖南国投2009年底总资产9.9亿元,净资产仅3.4亿元;当年完成营业收入6047万元,实现净利润仅419万元——其净资产仅为收购款的一半,部分收购资金来源于向其大股东湖南财信的拆借款;同时,公司旗下也并无实质的经营性资产。

      至2011年7月,ST传媒12个月重组承诺期满,但湖南国投未有任何动作。7月16日,ST传媒发布公告称,鉴于国有股权变更登记所涉及审批流程原因,目前实施重组的条件尚不成熟,未来3个月内无重大事项。

      但有意思的是,3个月窗口期刚过,ST传媒于10月18日即停牌,直至昨日披露拟卖壳昆明滇池投资。相较一年前湖南国投入主时振振有词的“整合国有资产、促进湖南经济”的收购初衷,令人玩味。

      记者查资料获悉,2010年12月底,昆明滇池水务股份有限公司方才正式成立,股东包括昆明发展投资集团公司及旗下的滇池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等4家公司,注册资本3.6亿元,净资产11.9亿余元。

      公开渠道无法查到滇池水务的财务状况,但据其母公司昆明滇池投资2009年发行公司债(09滇投债)的持续信披,可知后者2011年6月30日总资产149亿元、净资产56亿元,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2亿元、净利润-2218万元。

      滇池投资如此,滇池水务或难给太高预期。由此反观湖南国投出手之仓促、甩壳之坚决,均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