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特别报道
  • 11:信息披露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路演回放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上市基金系列指数发布
  • 巨潮1000行业指数系列
    今日亮相
  • “降准”有利银行业绩提升
  • 存准率下调难改稳健基调(上接A1)
  • 存准率下降通道打开
    银行信贷或“定向宽松”
  • 保险股成领涨先锋
  • 市场动态
  •  
    2011年12月2日   按日期查找
    A2版:市场·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A2版:市场·新闻
    上市基金系列指数发布
    巨潮1000行业指数系列
    今日亮相
    “降准”有利银行业绩提升
    存准率下调难改稳健基调(上接A1)
    存准率下降通道打开
    银行信贷或“定向宽松”
    保险股成领涨先锋
    市场动态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存准率下调难改稳健基调(上接A1)
    2011-12-02       来源:上海证券报      

      存准率下调难改稳健基调

      (上接A1)

      目前,经济增长正逐步从高位回落,GDP与CPI增速在明年将呈现平缓双降格局。本次下调存准率稍许放松了年底的银根,但就此认为,货币政策正式由微调走向宽松,笔者认为是不准确的,更大的可能是明年继续维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在稳健当中会有结构性的、阶段性的放松。为什么呢?

      首先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比大多数人预想的更为有力,明年经济增长目标基本可控。根据摩根大通所做的季节性调整,实际GDP在三季度较上季度增长7.9%,低于一季度的9%,但与二季度增速接近。得益于就业增长和工资提升,消费开支增长超预期,并弥补了出口的疲软。2011年前三季度,三大需求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消费53.4%,投资47.9%,净出口-1.3%。在接下来的几个季度,消费将继续强劲增长,投资增速会相对放缓,而外需疲软拖累出口行业。总体而言,中国经济会实现软着陆。

      从经济增长质量的角度考虑,从2009年开始的大规模财政货币刺激政策回归正常化,有利于经济的转型和结构调整。目前还没必要通过放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保持增长或使增速重返高位。

      其次,经过09、10年的信贷狂潮,目前我们实施刺激性的货币政策的空间十分有限。中国此前的经济增长一直处于非常宽松的货币环境之中,M2与GDP的比率由2001年的140%上升至2010年的184%,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意味着大量存量货币需要经济增长消化。从这点来看,2012年的M2增长目标可适当提高,但不宜定得太高。

      而在信贷投放方面,今年的信贷投放应落在7.5万亿上下。为应对金融危机,09年中国银行业贷款增长了31.7%,以致银行信贷和GDP比率从09年的1上升到今年的1.2左右。指望银行信贷能在现有基础上大范围放松也是不切实际的。市场普遍预期明年全年信贷目标应在8万亿左右。

      明年将是宏观形势偏紧的一年。对内来说,上一轮刺激政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亟待解决,否则会影响长期增长,具体体现在地方债务、房地产泡沫和信贷扩张风险等几个方面。对外来说,欧债危机在不断演进,不同经济体协同合作共同应对的难度加大,危机的广度和深度目前无法预测,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可能将不断显现。这也需要我们“适时适度预调微调”,进一步增加货币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以防范危机的“蝴蝶效应”。

      (作者系本报市场编辑部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