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观点·专栏
  • 5:财经新闻
  • 6:公司
  • 7:市场
  • 8:市场趋势
  • 9:开市大吉
  • 10: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1:信息披露
  • 12:圆桌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专访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专版
  • A16:基金·人物
  • T1:入市十年
  • T2:入市十年
  • T3:入市十年
  • T4:入市十年
  • T5:入市十年
  • T6:入市十年
  • T7:入市十年
  • T8:入市十年
  • T9:入市十年
  • T10:入市十年
  • T11:入市十年
  • T12:入市十年
  • 放眼世界看农业扩大开放——对话涂圣伟
  •  
    2011年12月5日   按日期查找
    T6版:入市十年 上一版  下一版
     
     
     
       | T6版:入市十年
    放眼世界看农业扩大开放——对话涂圣伟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放眼世界看农业扩大开放——对话涂圣伟
    2011-12-05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邹民生(上海证券报首席编辑)

      嘉宾:涂圣伟(管理学博士,任职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记者:农业问题是当年入世谈判最艰苦的议题,也是当时人们最担心的话题。十年来,在开放的条件下,中国农业遭遇了什么?又守住了哪些底线?未来又将面临哪些新挑战?围绕这些话题,你能否对这十年来的农业发展状况先做一个概括?

      嘉宾: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问题从来都很敏感、很特殊。入世之前,有不少人对中国的小农业能否抵挡住国外的大农业深表担忧。入世过程中围绕着农业议题的谈判也很艰苦。现在,回过头来看,这十年中国的农业发展尽管付出了一些代价,但总体上还算平稳过关,成绩很突出。

      十年来,中国农业成功经受了入世过渡期、粮食危机、金融危机等多重考验,粮食连续八年增产,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一些积极变化,为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大局发挥了基础性支撑作用。

      入世十年农业实现平稳过渡和持续较快发展

      记者:照你这么说,入世十年,中国农业基本上守住了应守的,同时还有很大发展?能否讲具体一点?

      涂圣伟:我们可以从三个观察点来看。先说一个总看法,加入WTO是中国全面实行对外开放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应对全球化挑战、谋求发展主动权的必然选择。入世之举拓展了中国农业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为统筹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推动了中国农业站上一个更高层次、更加开放的新起点。

      先说第一个观察点,也就是农产品贸易。入世以来,中国农产品市场开放水平大幅提高,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持续快速发展。

      入世之后,中国按照承诺大幅开放了农产品市场,农产品关税削减幅度高达72%,进口关税降到15%,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4,农产品市场成为国内开放程度最高的领域之一。

      随着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中国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持续快速发展。贸易总额由2001年的279.2亿美元发展到2010年的1219.6亿美元,增长了3.4倍。其中,进口由118.5亿美元增长到725.5亿美元,年均增幅22.3%;出口由160.7亿美元增长到494.1亿美元,年均增幅13.3%。农产品贸易快速发展,增加了国内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有效缓解了中国农业资源的环境压力。

      

      图1 2000-2010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额及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农业部网站

      第二个观察点是贸易投资。入世以来,中国农产品贸易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农业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深入。

      入世以来,中国参与了各类涉农国际规则的制订,充分利用各种交流机制和对话渠道,争取和创造有利于中国贸易和投资准入的条件,顺利完成了从规则接受者到制定者的角色转换,推动了农业“走出去”和“引进来”的稳步发展。

      入世以来,中国农业对外投资呈现出主体结构不断完善、经营领域不断拓宽、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的态势。据初步统计,截至2009年,全国已有近300家企业在五大洲46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农业资源合作开发。

      同时,农业“引进来”也取得明显成效,农业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仅“十一五”期间,中国农业利用外资就超过65亿美元,其中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0.5亿美元。通过农业国际合作,中国成功引进了一批先进技术,培养造就了一批农业人才。这对促进国内农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图2 2001-2009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农业实际使用金额

      

      

      

      

      

      

      

      

      

      

      

      

      第三个观察点是制度改革问题。这一点也许不太为人注意。但入世以来,中国农村的制度改革与农业政策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农业发展支持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入世给中国农业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同时也给农村改革与农业政策调整形成了“倒逼”压力。按照世贸组织规则,中国修改了5部法律文件,废除了与WTO规则不一致的26项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同时,为有效应对入世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中央推动了税费改革等多项改革措施,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逐步建立了以价格支持为基础,农业补贴为主体的农业支持政策体系,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明显加大。总体上看,入世十年来中国农业农村政策安排已经从被动调整转向主动设计,基本上完成了从对农业“负保护”向“正保护”的政策转型。

      回顾十年来的历程,中国农业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经验弥足珍贵。实践证明,只要统筹好国内产业发展和对外开放两个大局,坚持在开放中加强对农业的合理保护,就能趋利避害、转为危机,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但我们也要看到,目前中国以小农生产为主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农产品外贸粗放型发展模式没有完全转型,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发展支持体系尚不完善,维护农业安全的机制还不健全。要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参与农业国际竞争,谋求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更高地位,还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扩大农业对外开放仍面临严峻挑战

      记者:总体上,你对这十年的农业发展是肯定的。那么问题呢?国际上多数国家对农业都采取了非常严格的保护措施。中国如果进一步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将会面临哪些更复杂艰巨的挑战呢?

      涂圣伟:应当看到,入世以来中国农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锻炼了筋骨、增强了活力、提升了水平,发展的质量在不断提高,后劲显著增强。但入世的同时也给中国农业带来了巨大压力。未来一个时期,农业对外开放将会面临诸多严峻挑战。

      首先,世界格局正经历快速变动与深刻调整,农业对外开放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多。

      受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主要经济体内需不振、失业率高企,经济增长前景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外需的减弱可能对中国部分农产品出口产生不利影响。

      为提振本国经济和就业,后金融危机时期各国的贸易政策更趋保守,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升温,影响国际市场的因素更加复杂,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压力在增大。

      同时,随着世界经济向实业回归,各国更加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了对境外资源和市场的争夺,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其次,国际资本对中国农业领域的渗透日益深入,农业产业安全面临较大威胁。

      入世为中国农业发展带来了长期稀缺的资本,推动了农业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但随着过渡期的结束,国际资本加快向中国农业领域渗透。他们依靠雄厚的资本、先进的管理和完善的渠道体系,逐步从单一产业环节发展到控制整个产业链,从食用植物油加工发展到大米、小麦等粮食加工,从参股经营发展到兼并收购,形成“逐步渗透、分步控制”的格局,对国内农业企业形成严重打压。

      外资操作部分农业资源和市场定价权的风险逐步增加,给中国农业产业安全带来一定的不可控性。据统计,截至2009年年底,食用植物油的外资市场占有份额达到85%,果蔬加工达到30%,饲料加工23.6%,肉类加工22%。其趋势是值得高度关注的。

      再次,国际国内农产品市场联动性不断增强,保持农产品价格稳定的难度持续加大。

      随着农业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国际国内农产品市场融合加速,关联度日益增强,国际农产品市场向国内传导的时间缩短、影响加大,增加了政府宏观调控的难度。

      近年来,国际农产品市场日益受到气候变化、石油价格、国际金融资本等非传统因素影响,特别是国际粮食和石油价格联动趋势日趋明显,农产品利用能源化、交易金融化趋势增强,影响农产品价格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加剧,导致农产品价格宽幅波动,加剧了国内农产品供需波动和市场风险,保持农产品市场稳定的难度持续加大。

      此外,不公平的贸易竞争格局还在强化,对中国国内农业生产的冲击日益加深。

      入世之后,中国遵照国际贸易规则,大幅降低了农产品关税,平均关税只有15.2%。相反,有些国家继续对农业实行高补贴、高保护的政策,仍然维持了很高的国内支持和市场保护水平,对国际农产品贸易造成严重扭曲。而国外大量享有补贴的低价农产品进入国内,抢占了国内农产品市场需求,打压了农产品市场价格,侵蚀了支农惠农政策效果,对中国农业生产造成较大冲击。据统计,近几年来中国农产品贸易出现逆差且急剧扩大,2004年逆差为46亿美元,2010年增至231.4亿美元。目前我国大豆自给率不足30%,食用油自给率不足50%,棉花自给率只有60%左右。趋势令人担忧。

      统筹国内外大局提高农业对外开放水平

      记者:中国农业在对外开放中发现了机会,也面临着许多复杂问题。未来如何利用好内外两个市场,扩大农业的对外开放度呢?

      涂圣伟:未来一个时期,要树立“大农业、大市场、大资源”的理念,全面实施统筹利用国际、国内农业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战略部署,以扩大农产品贸易和合理有效利用外资为重点,坚持扩大开放与保护产业安全并重,“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加强政策调控,转变贸易发展方式,不断拓展农业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首先,应该将农业对外开放纳入农业农村经济总体战略,建立健全农业对外开放统筹管理机制。

      未来中国人增、地减、水缺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部分农产品需求刚性增长。在坚守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下,必须以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来理解并求解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继续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的方向不会改变。

      当前要深入分析中长期内中国面临的经济形势、外交形势,尽快编制出台农产品进出口和农业国际合作战略规划,建立统一协调管理的体制机制,形成科学系统推动农业对外开放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在复杂环境中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

      其次,提高制定和利用国际贸易规则的能力,不断维护发展本国核心利益,应加强涉农国际贸易、投资、技术标准的基本规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的系统研究,提高制定和利用国际贸易规则的能力。积极参与多双边农业贸易谈判、国际农产品贸易规则和标准制订,充分运用国际规则维护自身利益,营造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充分利用作为世贸组织核心成员的地位,积极推动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争取达成对我国农业有利的结果。要积极参与自贸区谈判,持续跟踪已经建立的自贸区对中国农业的影响,完善应对措施。

      再次,建立农业产业安全保障体系,搞好产业损害应对政策储备。

      建立健全农业产业损害风险评估机制、农业产业损害补偿机制,加强贸易和投资对国内农业产业损害的长期监测和及时预警,完善产业损害应对政策储备。

      综合运用关税、关税配额、技术性措施等合法手段,妥善处理贸易摩擦,合理调控农产品贸易。完善利用外资体制机制,严格执行外商投资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制度。

      尽快出台农业反垄断规定,对外资经营规模和市场范围进行适当限定,防止形成市场垄断格局。对经营主要农产品且达到一定市场占比的大型外资企业,要建立强制性信息报告制度,对企业原料采购、制成品仓储和销售等重要环节进行动态监测。

      此外,应加快转变农产品贸易发展方式,增创国际竞争新优势。

      尽快调整农产品出口低成本竞争优势战略,加快转变过度依赖低成本低效益的数量速度型贸易增长模式。一方面,牢牢把中我国农业比较优势,积极扩大优势农产品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出口农产品竞争力。

      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出口促进政策,强化政府对优势农产品国际营销促销的支持力度。积极培育和扶持一批国际竞争能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农产品出口企业,鼓励企业发展深加工农产品出口,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强农产品行业组织建设,提高农产品出口组织化程度。

      再有,积极推动农业“走出去”,提高利用国外资源保障国内供给的能力。

      目前中国进口的主要是一些土地密集型农产品,这相当于进口了土地和水,对补充国内不足,缓解农业结构调整压力具有积极意义。未来在继续坚持“引进来”战略的同时,应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继续探索扩大优势企业“走出去”的财政、税收、金融、保险等扶持政策。深入研究国别差异,明确农业“走出去”的区域重点和主要形式,强化政策指导和服务,积极发挥企业主导作用,加强国外市场开拓和境外农业资源开发。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4年以后为外商直接投资额实际使用金额,2003年及以前为外商实际直接投资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