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年终特稿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上证零距离
  • 11:信息披露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信息披露
  • A7:信息披露
  • A8:市场·调查
  • A9:市场·期货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市场·观察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默科齐”
  • 两融转常规下周网测 标的池扩容首日平静
  • 各有各的“本事”
  • 业界议创业板退市制度:理念先进 细节待完善
  • 深成指创年内新低 “1元股”重现
  • 李克强:相信欧盟有能力解决债务问题
  • 9部门部署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
  •  
    2011年12月6日   按日期查找
    1版:头版 下一版
     
     
     
       | 1版:头版
    “默科齐”
    两融转常规下周网测 标的池扩容首日平静
    各有各的“本事”
    业界议创业板退市制度:理念先进 细节待完善
    深成指创年内新低 “1元股”重现
    李克强:相信欧盟有能力解决债务问题
    9部门部署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各有各的“本事”
    2011-12-0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亚夫

      时近年底,各种演讲会、报告会又多了起来。尤其是证券投资机构,为了拉住客户,更想绞尽脑汁举办一个精彩的投资报告会。

      而要开好会,关键是要找对演讲人。所以有些大腕级人物真是应接不暇,到处走场子、到处演讲,好不热闹。

      其中,有些人的演讲确实不错。有调查、有分析、有判断,很受欢迎。有些人虽然“名头”大,但是东拼西凑,以麻辣语言唬人,有捞钱之嫌。

      为什么要找这种人呢?

      据称,有一种机构叫财经公关公司,专门喜欢找这种“麻辣”名人来演讲。这样气氛热烈,开会效果好。

      那么,什么人是“麻辣名人”呢?这就是那种喜欢拿热点来说事、喜欢跟“名流”干仗的人。这种人甭管他有没有学问,只要能上场吆喝,就好。

      举个例子,前两年房地产市场红火,也出了几个“名流”。这就是靶子。有人专门找这些“名流”说事,在网上大发怪论。其荒诞之处已不可理喻。但混了两年,居然成了“经济学家”,出场费大大提高了。

      还有一些人顶着某机构的招牌到处演讲。这本来也没什么。有人愿请,有人愿听,也就算了。但这种人好像反应特快,对什么问题都有研究,什么都敢讲。洋洋洒洒,很像回事。

      由于这种人主要在周末活动,所以又称为周末经济学家,或空中飞人,因为他们老在天上飞。这其实也很辛苦。但是看看他们演讲的东西,要么很偏激,要么根本就没研究,对听众很不负责。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人在国外混过几年,或者在外国投行里做过。这些人中,也有一些大忽悠,常常发表“独立”见解。但是你听多了就会发现,那种没有依据的铁口直断,不知是从哪里学来的本事。

      将这些人做一下分类,有些是学过经济的,还有点学养;有些根本就没什么专业素养。而越是这种人越敢讲,真可谓能骗则骗,谁管得着呢。

      这种做法,其实和聚众蒙骗差不多。因为你看一下出场费就明白了。比如,有点名气的要四五千,名气大的要上万,再大的要几万,而吃过洋面包的甚至要美金。

      你看看,这生意美不美?真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然而,如果你是货真价实,那倒也算了;如果你只是凭三寸不烂之舌在那里忽悠,形同江湖骗子,还要给出不同的出场价码,那不就很奇怪吗?

      骗子还有出场费,这就奇了。而由此蛊惑了听众、混淆了视听,却没有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