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手机下单 反调查手段花样多
⊙记者 马婧妤 周翀 ○编辑 艾家静
因涉案人员身份特殊,“中山公用案”自案发以来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日前,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披露了该案的调查细节。尽管涉案人采取了用无机主信息手机交易、从形式上淡化利益裙带关系等一系列反调查措施,但仍在办案人员细致的调查下露出马脚并最终获刑。
2007年8月20日,公用科技发布关于换股吸收合并中山公用事业集团有限公司及定向增发收购乡镇供水资产的预案公告,并于当日停牌。停牌前,上市公司所在地中山市部分具有明显关联特征的机构和个人账户大量买入,涉嫌内幕交易。2008年7月,证监会决定对上述情况立案稽查。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由于涉及原中山市市长李启红,案件较为敏感,调查组在中山市调查期间处处谨慎,时刻保持高度紧张状态。
“本案相关调查对象的证券投资经验丰富,预先采取了反调查措施,增加了调查难度。”该负责人表示,调查对象用尽各种方法,从形式上淡化利益裙带关系、隐匿调查线索,如调查对象提供了相关遗嘱公证书,割裂其与涉案资金间关联;涉案人员使用无机主信息的神州行手机号码进行交易,致使无法锁定实际下单人。
在非正式调查阶段,调查组需要与调查对象人员进行谈话。可是,调查对象之间均存在亲属、朋友、同学等密切关系,串供可能性极大,并且有关调查对象从事证券业务多年、相关经验丰富,且有证据显示其已预先采取反调查措施。在厘清极为复杂的人员及资金关系后,调查组进行了有针对性、有重点地设计谈话,使调查对象无法自圆其说,为案件调查工作最终顺利完成打下坚固基础。
此外,调查组还对资金及人员关联关系及交易资料进行了深入调取,通过调取涉案账户的交易资金划转凭证等资料,理顺了繁杂的人员与资金关联关系;通过对账户交易资料进行深入、细致的调取分析,发现了核心证据。
“中山公用”案进入司法程序后,检察机关对该案涉案人员的指控显示,调查组的调查事项完备、调查取证扎实、移送事项准确,为案件的定性提供了证据保障。
经查,原中山市市长李启红、原中山公用总经理郑旭龄、原公用集团企管部经理周中星具有重大内幕交易嫌疑,因案情重大且涉及地方政府主要领导。证监会经批准后,依法将上述人员涉嫌内幕交易犯罪问题分别移送监察部、公安部调查。
2011年4月,李启红等涉嫌内幕交易一案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检察机关的指控显示,证监会移送事项准确、调取证据扎实,法院最终认定李启红、郑旭龄等人内幕交易罪名成立,原中山市市长李启红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并处罚金2000万元、没收财产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