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年终特稿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公司·融资
  • 12:上证零距离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中国对冲基金“破壳”周年记
  • 对冲基金的四大特征
  • 新生对冲基金的五大障碍
  •  
    2011年12月13日   按日期查找
    A8版:市场·调查 上一版  下一版
     
     
     
       | A8版:市场·调查
    中国对冲基金“破壳”周年记
    对冲基金的四大特征
    新生对冲基金的五大障碍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新生对冲基金的五大障碍
    2011-12-1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屈红燕 ○编辑 毛明江

      ⊙本报记者 屈红燕 ○编辑 毛明江

      

      今年以来反复下探的熊市、中国高净值人群的投资需求和一群立志做真正对冲基金的人士,构成了“天时、地利和人和”,使中国对冲基金一落地就展现了蓬勃的生命力。

      但中国对冲基金发展的困难与障碍也不容忽视。

      首先,开户的问题。对冲基金投资的品种涉及到股票、期货、外汇等等分属不同市场的产品。在境外成熟市场,对冲基金可以通过一个投行将所有的投资品种连接到一个账户中。在当下的内地市场,却做不到这一点。对冲基金只能在券商开股票账户,只能在期货公司开期货账户。这样就会导致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期货的保证金不足时,需要挪用股票账户的资金,但股票是T+1交易,第二天才能取出资金转入期货账户,很可能导致爆仓的出现。

      其次,人才的短缺。翻开对冲基金经理的履历,会发现对冲基金需要的不仅是普通人才,而且是在金融和数学两大领域具有深刻功底的顶尖人才。“在国内找统计人才还比较容易,但要找建模人才非常难。”一位对冲基金当家人表示,华尔街归来的人员毕竟有限,对冲基金面临着人才的困境。

      第三,由于股指期货、融资融券等做空工具推出时间不长,这给在A股市场上运作对冲基金造成了特殊的障碍。比如,对冲策略往往需要可靠的历史数据进行检验,而股指期货推出仅有一年多的时间,其数据的可靠性仍待检验。

      第四,金融工具有限且成本过高,比如融券的成本过高。中性对冲策略的超额收益也仅有10%左右,但目前向各券商进行融券的年化成本则更高达10%-11%之间。在成熟资本市场上,由于融资融券的费率和利率是各投行竞争的结果,通常比较融券成本比较低。

      第五,税收的问题。有限合伙企业是当前交易标的最广泛、交易策略最灵活的对冲基金形式。合伙企业法规定,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国家有关税收规定,由合伙人分别缴纳所得税。合伙企业应当“先分后税”,投资者作为合伙人在投资盈利的情况下还需要缴纳5%~35%的合伙人所得税。而在开曼群岛设立的国际对冲基金则是免税的,随着新的基金法出台,这一问题或可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