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副所长张平
⊙记者 卢晓平 ○编辑 王晓华
2012年,中国将面临怎么样的经济局面?在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面临哪些问题,又有哪些产业机遇?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副所长张平认为,2012年的中国经济将面临深度再平衡和多重周期叠加共振问题。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深化、美国经济二次探底等因素,是威胁中国经济增长的外部因素,增长动力的缺失是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国内因素,而执行严格的紧缩政策,促进财政、国际收支和生产消费的平衡是全球重新步入稳定增长轨道的重要保证。
未来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动力来自内部,只有实现沿着现代服务业发展、绿色更新周期下的传统产业更新改造和消费升级等重大发展取向进行有效的结构性改革,消除影响居民消费、产业层次提升的体制、政策壁垒,建立起市场创新机制,才能实现内生的经济增长。
将遭遇全球“再平衡”持续冲击
上海证券报: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演变成为经济危机,如何看待此次危机的内因?
张平:从理论上讲,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都不是偶然现象,是经济体在过去长期增长中结构问题累积的总量结果。 本轮经济危机也不例外,只是反应的问题更为深刻。
20世纪中期以来,全球经济增长进入了黄金时期。直到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才结束了这一“大繁荣期”,这个繁荣期的缔造者是美欧日发达国家。欧洲通过不断举债的方式建立了国家福利体系,不断推高消费水平,而美国依靠金融工具刺激了私人举债性消费,以此带动全球经济增长,并推动了全球化和建立了全球化的分工体系。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刺破了私人举债消费的泡沫;2010年欧债危机则挤破了国家社会福利泡沫。发达国家无法带动全球经济,其占全球经济的份额到2013年将让位于新兴经济体,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从2008年后已经跌到30%以下。因此全球经济的分工体系变化,决定了全球经济将进入持续再平衡过程。
上海证券报:那么,中国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
张平:过去20年,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基本充当了国际市场借贷者的角色。以劳动力低成本(低工资、低福利、低收入)、低环境成本、低资本成本和土地与自然资源的近乎免费供给造就的传统制造业竞争优势,使中国制造具备了超强的国际竞争力。长期国际贸易顺差累积形成的外汇储备,遭遇发达国家利用货币霸权所实施的通过货币超发来赖账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选择各种外币国债来理财。过去发达国家是依靠资本输出来获得廉价资源,现在则是通过借债来享受免费服务。
一边是借钱搞福利的发达国家,一边是勒紧裤腰带往外借债的发展中国家。全球经济再平衡的压力便由此而来。对中国而言,这次再平衡要比以往更为深刻,并会持续多年。但短期内持续的再平衡调整过程,会直接降低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可能会降低1.2个百分点,特别是国际经济放缓过快冲击会比较严重。厦门大学模拟的美国二次探底的冲击认为会降低经济增长0.64个百分点。中国经济进入到了全面开放型的经济体,除了单纯贸易盈余的影响,外资流动、金融市场恐慌、汇率、大宗商品价格和贸易摩擦等都直接会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健康。
明年中国经济增长将减速
上海证券报:明年中国经济将呈现什么发展态势?
张平:随着欧洲债务危机的蔓延和经济增长的大幅下滑,以及美国经济复苏放缓,全球经济处于持续再平衡过程,外需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可能会在2012年再次成为负值。预计在整个“十二五”期间,净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始终为负值。
预计2012年全年经济增长大体会继续保持在较高的8.4%左右,物价水平在4%上下,经济增长的动力依然靠投资拉动,但动力不足已经是非常明显的事实。进行结构性改革已经迫在眉睫。随着2011年第4季度通胀的明显缓解,2011年全年CPI基本保持在5.4%左右,2012年下调至4.1%。
当前政府和学术界都在争论中国是否应该全面转向刺激,否则会“惯性下滑”。中国“十二五”将经济增长目标定在了7%,已经有了一定的减速准备。但近年来的高速增长,特别是在“十一五”年均增长11.2%的背景下,很多人认为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应该提高到两位数以上,而不是下调至7%。“十一五”期间高增长是以通胀和通胀预期的不断上升为代价的:从2006年到现在6年间,除金融危机冲击导致2009年通货紧缩外,2007年消费物价上涨了4.8%,2008年上涨5.9%,2011年消费物价水平预计5.4%。“十二五”期间,成本推动的物价上涨压力,依然会挑战中国经济发展的稳定性。
2011年中国经济依然高速增长,呈现逐季度递减的趋势,更为重要的是,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我国在节能减排,转变动力机制上仍然进展较慢,但在体制改革如税收、财政改革上开始走出了坚实的步伐,当前中国的问题不是速度而是持续的发展动力,需要加速改革和减速增效。
上海证券报:若世界经济出现大的波动,对我国影响有多大?
张平:业界一致认为,中国2012年经济增长将减速。如果出现欧美经济二次探底,按照瑞银和厦大的分析则会冲击经济增长0.64—1.3个百分点,如果按IMF的平均调整1.2%预测,则最坏的可能是经济增长为7.2%。这种减速预期的背后主要原因集中在短期问题上:一是外部冲击强制中国再平衡减弱了中国的经济增长,特别是欧债危机导致中国出口有可能进一步下降;二是地方融资平台、铁路、国企高债务率问题直接缩减了地方政府和国企的投资能力,房价下行减缓了居民的个人投资,投资乏力是明年的主要问题所在;三是节能减排加速。
多重周期重叠形成共振
上海证券报:目前,经济周期对中国经济的叠加影响有哪些?
张平:从短周期看,国际周期中的欧债危机和中国周期中地方融资平台等高负债将在2012年体现为短期的现金流冲击,特别是欧债中的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在2012年2—4月集中兑付期,国际债务危机压力重重。国内2012年平台债务也是集中兑付期,也会遇到现金流冲击的风险,金融市场的恐慌也直接会导致风险加大。
我国经济的总杠杆率已经很高,金融风险不断上升。一方面,以社会融资总量来衡量,到2011年中,国内信贷存量相当于GDP的173%,这比很多同等收入水平发展中国家的比重都要高。另一方面,地方融资平台和央企等由于金融可获得性强,均自觉不自觉地提高了其金融杠杆率。由于这些机构投资的期限较长,短期收益率较低,必然导致现金流风险较大,负债风险凸显。
而紧缩政策有滞后效益,紧缩政策抑制了物价的上涨,但也会产生自我强化的机制,主要表现在:其一,总量紧缩性政策量化分解为各部门的紧缩指标,往往形成各个部门共同紧缩过程,从而加大紧缩的力度;其二,紧缩政策具有“自我强化”的特征。稳定化政策的核心是逆周期调节,但任何政策调节都有其自我强化的特征,考虑到政策的滞后效应以及经济形势的变化,逆周期调节就很容易转变为顺周期调整,从而会加剧经济波动。因此,当前宏观调控要注重总体把握和全局管理,提高政策的前瞻性,避免自我强化的紧缩机制引致较严重的宏观风险。
从长周期看,全球经济再平衡和中国潜在增长率下降似乎也成为长期趋势。全球经济再平衡是一个长期过程,特别是全球分工体系的重新建立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因此未来6~8年依然是一个充满了“再调整”的摩擦期。从中国当前的政策目标看, “十二五”中国经济增长目标下调到7%,已经有了减速的考虑。2012年中国经济可能遇到多重周期的重叠震荡,特别是短和长周期,国际和国内金融市场周期和政策周期的多重重叠,必须要以稳定金融为主调,积极调整结构应对长期发展。
主动把握创新周期中发展机遇
上海证券报:中国如何把握创新周期,推进结构性改革?
张平:2012年全球宏观经济政策的主基调依然是稳定金融。美联储的货币量化宽松政策QEⅠ和QEⅡ、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SSF和中国政府对于地方债、铁路债的救助,都是金融稳定政策。金融稳定政策的核心是减少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减少企业内外部融资成本的差别,防止因为流动性紧缩而导致企业信贷下降,出现经济衰退。随着宏观经济状况的好转,从2013年中期开始,发达国家的债务问题基本稳定,新兴经济体通胀压力明显减轻。全球经济将再次步入稳定增长的轨道。
2012年国内一方面要谨慎应对经济波动,但更重要的是积极进行结构改革,促进增长,迎接新的全球发展机遇。从产业政策来看,首先,应当尽快推动国内低碳技术研究和应用,推动节能减排,争取能参与碳技术相关国际标准的制定,在全球低碳经济舞台上拥有发言权。其次要制定长期规划,注意发展基于IT平台的新兴战略性服务业,争取建立相关的服务贸易中文平台,同时要做好与美国进行服务贸易战的知识和法律准备。最后要削减制约国内居民消费升级换代的政策规定和行业管制,当前消费升级的核心是现代服务业需求,如金融、医疗、教育、文化、体育、安全等新兴服务,但这些需求受到行政严格管制,供给不足,放松管制推进国内现代消费服务业发展,下大力气提升服务消费的供给和消费水平,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内生经济增长。